为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克旗本着“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的原则,将干部下乡促进农牧民增收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来抓,着力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多方联动,打出“共建牌”。制定下发了《旗级领导联系苏木乡镇,旗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中区直部门包扶嘎查村工作方案》,明确26名处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3个苏木乡镇,组织111个旗直、中区直单位与114个嘎查村结成了帮扶对子,以嘎查村为单位成立了干部下乡综合服务队。综合服务队由处级领导统一协调指导,由苏木乡镇负责沟通联络,形成了旗、乡、村三级联动的包扶工作新格局。年初以来,共组织服务队下乡500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000余条,形成调研报告100余篇。
分类服务,串起“幸福链”。各苏木乡镇主动协调处级领导和包扶单位,及时召开包扶对接会,筛选、接洽和落实包扶项目,签订帮扶承诺书,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包扶单位从项目库中筛选公益事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投入较大的项目,为嘎查村确定并落实长效增收项目。综合服务队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从所包扶的嘎查村选择1-2个村民组,有针对性地发展公益事业,力争用五年的时间覆盖所有的村民组,全覆盖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开展新一轮包扶工作。对由综合服务队个人集资修路、打井、建桥等投资超过2万元的包扶项目,由苏木乡镇党委将实施项目相关资料报旗干部下乡促进农牧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通过后旗财政按50%的比例予以补贴。建立包扶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挂牌销号”管理,做到完成一个,销号一个,确保包扶工作落到实处。
合力攻坚,编织“惠民网”。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工作,各包扶单位和包扶干部深入嘎查村召开社情民意分析会,根据包扶嘎查村的社情民意信息库制定包扶工作方案,积极承诺践诺。年初以来,各级党组织承诺事项2127件,完成754件,办实事660件。投资1.2亿元项目资金在经棚镇实施饲薯轮作现代农牧业示范建设、在土城子镇实施2300亩经济林建设、投资600万元在宇宙地镇实施1.3万亩膜下滴灌项目,这些惠民项目的顺利实施,改善了农牧业生产生活条件,为群众致富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讯员王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