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中铁六局呼和铁建公司创先争优在基层
内蒙古新闻网  11-07-11 16:42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中铁六局呼和铁建公司党委紧紧围绕施工生产中心,不断丰富创先争优活动载体,坚持活动在基层,落实在基层,有力地促进了施工生产。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有效的创建机制。为使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生根结果、取得实效,公司党委紧紧围绕施工生产这个中心,牢牢把握“组织领导、公开承诺、考核点评”三个环节,消除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死角”和“盲区”。一是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真抓实干保工期,创行争优当先锋”为口号,紧密围绕公司“调结构、夯基础、强管理、争效益”中心任务,突出“抓班子、带队伍、创环境、促发展”为主线,深入工程项目部10佘次组织座谈和专题调研,为项目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供了依据。二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制订《党委班子成员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制度》,坚持创先争优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别深入各项目蹲点督导。全体党员撰写公开承诺书,带动了群众参与创先争优活动。三是制定创先争优活动考评细则,依照《创先争优活动手册》、《四星级、三星级党组织和党员考评办法》和《创建“安全堡垒”工程活动实施细则》要求,在突出实效、实绩上下功夫,量化评比内容,做到定期考评与不定期抽查评估相结合,与“四好班子”考核、绩效考核和标准化建设等各项考核工作相结合,依据考核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开展整改提高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

  紧紧围绕施工生产丰富创先争优活动载体。公司党委以施工现场为主战场,着力丰富创先争优载体,提高活动效果,不断完善措施和方法。一是积极提升党员、员工素质,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委,坚持把经营开发、安全生产中的重难点作为党员的主攻突破点,突出抓了上技术党课、开展技术练兵、组织技术攻关三项活动。二是根据党员分布的特点,本着有利于施工生产的开展、有利于党员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管理考核的原则,以各项目部为责任单位,因地制宜设置“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开辟了“安全堡垒”活动宣传栏,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在一线落地生根。三是合理布设党旗岗位,各项目部分别设立了“安全质量监督岗”,涉及不同的工种,辐射不同的管理层次,形成党员“天天能见面、作业能互控、情况能交流、思想能沟通”的格局,使关键岗位有党员示范,关键工序有党员承担,关键环节有党员把关,关键时刻有党员顶着,各责任区任务明确,有力地调动了党员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打造创先争优亮点,建设平安工地。公司党委一是用革命传统教育员工,组织党员、员工到革命老区参观学习,用红色价值观凝聚队伍,弘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工程人精神,提升队伍爱企敬业、纪律严明、作风顽强、团结争先的作风。二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工地标准化相结合。各项目部始终坚持飘扬党的旗帜、开展党的活动。工地布局合理,整齐成线,施工便道、场地全部硬化,材料堆码整齐,施工人员挂牌上岗,规范佩戴防护用品。三是高标准建设职工之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落实,努力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达到了“驻地宿舍公寓化、食堂餐厅化”,为员工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四是开展红色活动,举办了唱红歌比赛、党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十个一”系列活动。

  广泛参与,开展群众性创先争优活动。以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为主体,广泛发动员工群众参与,以创建“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为目标,开展了工会、共青团创先争优活动。各项目部分别组成了青年突击队,达到了锻炼队伍、提升素质的目的。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以“开展业务培训、施工现场传帮带”为主要途径努力提升青年员工技能,尤其是对新分配大学生,明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推动青年学本领,快速成才,带动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三是开展了“明星员工”评比活动,先后组织了大干百天等多项劳动竞赛,对于优胜项目部和明星员工给予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有力促进了工程建设。(通讯员卢迎华 祖国兴)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