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邓颖超同蔡畅(右)、陈琮英(中)在莫斯科
邓颖超是红一方面军中参加长征的30名女红军之一。1992年7月11日,她与世长辞,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人生征程。《人民日报》7月17日刊出的《邓颖超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德高望重的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在红军长征中的经历只提了一笔:“1934年10月,带病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然而,她当时是怎样带病参加长征,她在长征中有什么样的经历,以及数十年后又是怎样回顾长征路,口述长征事,撰写长征史的呢?
长征出发时,她曾向党组织要求留在江西苏区
邓颖超,祖籍河南光山,1904年2月4日生于广西南宁。曾在北京、天津平民学校和女子师范读书,后曾任小学教员。1925年3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8月初,调广州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部长,8月8日与周恩来结为伴侣。1927年5月从广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妇委主任。1928年5月初随周恩来赴莫斯科,10月返回上海,任中共中央直属党支部书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2年5月赴江西中央苏区,曾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机关总支书记。她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的长征。
邓颖超从小体质就差,患过肺结核病。到达江西中央苏区后,由于工作劳累,饮食营养不足,她的肺病又一次复发,并且逐渐严重。当时的环境十分艰苦,缺医少药,她的肺病得不到医治,以致咳血不止。长征出发时,她曾向党组织要求留在江西苏区,一方面养病,一方面做点工作,免得给领导和同志们增加麻烦和负担。但中央决定让她随同红军走,她只好坚决服从。
当时的“走”与“留”,都是由各级党组织所决定的,邓颖超假若被留在江西苏区,即使不会被敌人抓去,也是凶多吉少,性命难保。在她走后不久,被留在苏区的她的母亲杨振德医生,就曾被敌人抓入监牢。邓颖超经常说她是长征过来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