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促进会展节庆业发展 提升内蒙古软实力
内蒙古新闻网  11-07-28 11:30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选择,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作为经济新增长点的会展业,通过信息流、商品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集聚、辐射,成为各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培育发展会展产业。贯彻落实《意见》,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大力发展会展节庆业,不断提升内蒙古的软实力。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顺利举办,不但为世界认识中国和中国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门,同时还加深了人们对会展节庆业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视程度。按照中央“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我区提出“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的发展战略以来,如何在保持GDP增长、硬实力发展不落后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我区软实力,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会展节庆业具有经济辐射性、城市建设性和对外宣传性等特点。依托资源、产业、区位优势,积极培育具有我区优势的专业和品牌会展节庆业,并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或综合性潜力产业,是我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会展节庆业的特点及对我区提升软实力的作用

  1、产业带动效应。会展节庆业是集商务洽谈、技术交流、旅游观光、节庆活动、商品交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每一次会展节庆活动,都相应地推动举办地的商业、旅游、餐饮、酒店、交通、物流、广告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如深圳高交会期间,全市出租车行业的载客率达73%,10个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数增长近50%,全市酒店入住率也提升了30%。同时,展馆周边地带的房地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009年,我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62.2%、36.5%,第二产业“一业独大”的局面仍然比较突出。为保证我区未来在产业结构升级转换方面,总的趋势向“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发展,尤其是增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重视会展节庆业的发展,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2、经济辐射效应。根据德国IPO经济研究院的调查结论,如果会展活动本身的直接收益为1,那么相关产业的间接效益就为10,也就是说会展经济对其他产业的带动系数为1:10。以北京奥运会为例,根据高盛证券的研究报告,从2002年至2008年,奥运会使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额外增长0.3%,对中国经济8年的贡献达到1.38万亿美元。所以有人说“如果在哪个城市办一个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这个城市上空撒美元。”众所周知,经济是软实力的基础,多元经济的发展将会为我区软实力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3、城市建设效应。北京市政府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5年内先后投入1800亿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包括修建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北京的交通和旅游设施与环境。拥有国际化的展览载体,不仅提升了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知名度,同时也增加了再次承办大型展会的筹码,会展经济和城市发展形成的良性循环,成为城市功能建设的直接推动力。我区呼包鄂三市虽被誉为“西部经济区”的核心和引擎,但由于地理、历史、自然等多种原因,这三市目前仍是全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区域,无法承载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吸引作用。因此,依托会展节庆业开展城市建设,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对外宣介效应。2002年以前,博鳌只是海南的一个渔村,自亚洲论坛在博鳌成功举办以来,这个小渔村一夜成名,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这种“博鳌效应”就是会展节庆业对外宣传效应最有力的证明。可见,会展业不仅可以为参展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推广企业产品,更可以树立城市形象、展示发展成果、弘扬文化艺术,这一特征与我区文化软实力“走出去”战略不谋而合,是增强区域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内容。

  二、我区会展节庆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区发展会展节庆业的主要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我区地处祖国北疆,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且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草原文化是我区独特的文化品牌。近年来,紧紧依托草原文化资源优势,我区培育了一批地域特色、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节庆活动品牌,如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鹿城文化艺术节、成吉思汗文化节、胡杨节、河套文化艺术节,以及萨拉乌苏文化节、安代艺术节、巴林石节,各盟市旗县那达慕大会等。其中昭君文化节入选“中国十大节庆活动”之一,而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已成为遴选文化精品、荟萃文化精品、展示文化精品、传播文化精品的重要平台,成为草原人民与国内外宾朋互动交流的国际性文化盛会。同时我区依托产业结构优势,不断积极培育乳业、煤炭、医药、电力设备等特色展会,促进了会展业协调、稳定发展。

  2、经济发展迅猛,硬件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从国际及国内先进经验来看,区域经济实力对会展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在国内的会展业中,北京、广州、上海列居全国会展业的前三甲,这与三座城市的GDP总量排序基本相同。我区自2007年以来,先后建成的大型会展中心包括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包头国际会展中心、鄂尔多斯(康巴什)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这些场馆的投入使用,使我区跨入了能够举办和接待国家级大型博览会的行列。除此以外,我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会展节庆业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近年来鄂尔多斯市自己投资建设的高等级公路和地方铁路里程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全市公路、铁路、航空相结合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已经形成。完善的城市功能,优化的整体服务环境,使城市品位显著提高,具备了优先发展会展业的先决条件,也对其他盟市会展节庆业的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3、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深入,为我区会展节庆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近年来,在我区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规定》、《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发布,为引导和扶持我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稳步推进的过程中,我区的旅游、娱乐、工艺美术、图书、广告、文艺演出、文物、电影、电视等行业都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些产业既是会展内容,又是会展的依托行业,这些文化事业企业的发展,为我区会展节庆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二)我区发展会展节庆业的不足之处

  1、现有展会规模小,会展资源分散,未形成产业集聚力。“十一五”期间,我区会展业的展馆数量和展会规模都在不断提升,举办会展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展览会整体的办展水平、质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我区的会展业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根据北京市旅游局2010年发布的消息称,北京一年大约举办各种规模的国际、国内会议达22万个以上,会议、会展所创造的直接经济收入达131.8亿元。而内蒙古展览馆自建成以来,先后举办各类展览会、展销会、洽谈会仅有几百个,与参加“第五届中国展览场馆CEO圆桌会议”的城市,如济南、深圳、苏州、宁波、昆明、西安、武汉等会展二线城市相比,也仍有很大差距。从会展业长远发展来看,我区现有会展场馆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和总体布局的思考,重复性建设严重,分散区域城市会展业的合力,削弱产业集聚效应,这是制约我区会展业发展的障碍之一。

  2、会展周边服务设施不配套,产业链条不完整。展馆及周边设施是举办展会的基础,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建设为例,它东距浦东国际机场35公里,西距虹桥国际机场32公里,中国首条磁悬浮列车和地铁2号线在中心附近汇聚,与多条公交线路编织起的交通网络拉近了会展中心与城市各个角落的距离。而我区的交通状况则不容乐观,尤其是呼和浩特市,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汽车数量使原有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主干道高峰时段,车辆拥堵现象十分普遍,不仅影响到城市建设,而且成为制约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交通方面,大型会展中心周边应该也是会展服务、文化创意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的聚集区。我区现有会展中心周边酒店、餐饮、娱乐、文化、商业、金融、邮政等服务设施基本齐全,但物流、仓储、加工等方面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备和建设。产业链条的不完整,物流成本的增加,也会减少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发展的吸引力。

  3、会展专业人才匮乏。会展是一种无形的服务产品,它的质量好坏是由从业者的服务水平来决定的。服务过程中,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个人素质等综合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说,会展业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因我区会展业起步较晚,现有会展从业人才数量少、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会展中高端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其他行业的“转行”人员,对会展业缺乏了解,虽然部分大专院校也设立会展专业,但高校培养的目标几乎都是会展策划、设计和组织等会展高端人才,而实际上此类人才的需要有限,真正大量需要的会展接待、咨询、展台搭建、展品运输等操作性实用人才又难以寻觅,造成市场上会展人才数量较多,而实际从业人员仍然匮乏的现象。

  三、对我区会展节庆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政府对会展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虽然世界上的会展强国,如德国、法国,会展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会展企业的市场运作力量,但在我区企业主体尚未形成真正的竞争力之前,强调政府对重点产业的扶持和培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前面提到的关于我区会展业存在的不足,离不开政府和相关组织的宏观调控和大力支持。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可以将城市发展规划与会展建设相结合,整合我区会展资源,防止内部不良竞争;在行业管理方面,政府引导市场和相关企业建立会展产业联盟,从而统一协调发展;在营销方面,需要由政府牵头,以区域或城市为营销目的地,联合企业进行整体策划和宣传,降低运营成本,塑造我区会展业整体对外形象。

  2、健全会展法规体系,建立行业约束机制。2010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大型活动及会展业管理办法》,但相关规定仅限于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节庆、会展活动等方面,自治区范围内的会展业通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仍然是一空白。要促进会展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就需要举办地至少具备相关行业的约束机制和规范的管理及制度体制,使得办展单位在展会筹备、组织及执行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除了政府制定的法规体系外,民间会展企业成立的行业协会和会展学会也是维护行业内公平竞争的有利补充。2008年呼和浩特成立了会展协会,目前有会员151名,这一协会的成立对呼和浩特市会展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现有的影响力仍然有限。全区范围内的会展民间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尤其在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以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间的协调作用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突出区域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开创自有会展品牌。从世界会展业的发展史来看,区域品牌会展业的发展与本身的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如以时尚、浪漫著称的巴黎,是品牌时装展和化妆品展的集中地;德国著名的汉诺威博览会也是从汉诺威的工业重镇背景发展而来。我区没有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缺少西安的历史和人文积淀,但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草原文化却独一无二。所以我区发展会展业要扬长避短,突出优势,实现区别与周边城市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如我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风电装机、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地下资源富集,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乌金;我区是乳产品销售大省,拥有全国产量第一的羊绒生产企业,这些都是可造就我区品牌展览会的无限资源。我区应下大力气培育自己的品牌展览会,如畜牧奶业产品及技术设备博览会、国际羊绒博览会,尤其是现有会展品牌更应重点扶持,如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鄂尔多斯国际煤炭及能源工业博览会等。发挥我区资源优势,打造草原文化品牌是我区会展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4、拓宽人才培养的口径,完善会展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发展会展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和高质量的服务人员。会展活动的现场性强,要求接待和会展组织人员具有组织协调、现场管理及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对我区现有人才状况来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级教育机构,通过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或与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来满足梯队中底层人员大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要注重与国外会展业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借鉴他国发展会展业和成功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的经验,采用直接聘请和定向挖掘的形式补充有经验的高级专门性人才,为梯队的金字塔顶注入生机和活力,培植专业化的会展人才队伍,推动我区会展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安建洛 多志勇 张敏 作者分别为内蒙古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内蒙古社科院副研究员;内蒙古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安华祎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