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富民与强区并重 财政半壁惠民生
内蒙古新闻网  11-07-28 15:22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原来每天灰头土脸,现在天天都能洗澡。"今年49岁的农民张四十一乐呵呵地请记者观看他家新楼房里的卫生间。他说,"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张四十一是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县)独贵塔拉镇解放村村民。2008年3月20日,独贵塔拉镇北边的黄河溃堤,致全镇近4000户、上万名群众受灾,许多房屋被浸塌、牛羊被淹死、耕地被漫毁,群众生产生活受到沉重打击。于是,当地政府拿出大量资金,在黄河岸边二级台上开始为受灾群众建设移民新村。

  如今,汽车行驶在途经河套平原东端阴山脚下的京藏高速公路上,远远地就能望到黄河南岸、库布齐沙漠北缘"新生"的一座现代化城镇,这就是独贵塔拉移民新村。村民们不光住进一栋栋设施齐全的崭新楼房,且医院、学校、休闲广场、购物中心等样样俱全。

   张四十一说,在移民新村,政府为每户农民无偿提供7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和20平方米的凉房,住房面积超出部分只需每平方米缴纳1200元,他家近百平方米的住房自己总共才花了3万多元。"以前从春天黄河流凌开始直到冬季河水结冰,人们总是提心吊胆怕水淹,睡不上安稳觉。"张四十一说,现在人们不光搬到了安全地带,政府还投资7亿元兴修了护堤,简直是"入了保险"。

  目前,独贵塔拉移民新村已入住894户、3100人,剩余1804户受灾群众今年秋季也将入住。记者看到,这个移民新村"三纵五横"城镇道路宽敞洁净,居民小区硬化、绿化工程基本完工。不仅如此,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现在都变成了"产业工人"。

  原来,当地政府为从根本上解决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引进数家无公害蔬菜种植和高效益舍饲养殖企业,采取"政府引导、项目支持、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方式,建设有机农业园区和精品养殖园区,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目前,已建成金针菇、白灵菇高标准日光温室1万多座,安置5000多名农牧民就业;6家养殖企业已引进基础母畜1万多头只,10万头高科技有机生态猪养殖与1万头肉牛养殖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村民大多进场当了工人,或成为城镇管护人员,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2万多元。其中,张四十一在小区清理垃圾、烧锅炉,月薪3000元。

  这些,只是内蒙古财政惠民的一个缩影。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介绍,自治区2009年底把发展战略由"强区富民"调整为"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2010年自治区财政拿出11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一半的资金投入民生领域,惠及全区2400万各族群众,开创了民生工作的新局面。

  巴特尔说,今年自治区计划总投入420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同时将投入780多亿元重点推进"十项民生工程"、为民办好"十二件实事",带动全区民生事业大步向前。(记者 贾立君)

[责任编辑 安华祎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