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乌兰浩特"特色旗手"领航示范创先争优"千帆竞发"
内蒙古新闻网  11-08-01 14:09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各级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单位类型多,党组织情况差异大,党员职业构成多样化的实际,以农村和街道社区为重点,坚持分类指导,争当“特色旗手”,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的良好局面。

  争当“带富旗手”,建设希望田野

  以“抓基层、打基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着力加强嘎查村班子建设,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市嘎查村共设置各类党员示范岗805个,有1152名农民党员定岗定责。结成党员、富裕户、贫困农民致富链673个。576名党员被培养成了致富能手,85名致富能手被培养成了党员,313名党员致富能手进入了“两委”班子。通过招商引资、党费扶持等方式,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嘎查村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逐步实现“有钱办事”,增强嘎查村党组织更好地服务群众的能力。目前,嘎查村集体经济达20—30万元的10个,30万元以上的8个。开展“村民直评村官”、试点开展“村民直评镇干部”活动,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促进镇村两级班子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认真履行职责、服务群众中创先进。

  争当“维稳旗手”,谱写和谐乐章

  以“凝聚党员、服务群众,共创和谐家园”为活动主题,着力创建“1+X星级和谐社区”,建立非建制性区域党工委,自成立以来,集中研究区域化党建工作7次,成员单位深入社区开展调研活动29次,举办读书、文体活动19次,商讨解决街道社区重大事务7件,慰问社区贫困党员群众45人次,为辖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更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持。通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共建单位分别与结对社区共召开座谈会113次,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活动41次,为社区充实办公及活动器材、图书等价值130余万元。6004名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主动认领服务岗位,加入党员志愿者队伍。各社区组建医疗卫生、便民、敬老、帮困助残等志愿者服务队175个,开展在职党员义务奉献日、扶贫帮困等活动147次。

  争当“服务旗手”,打造服务品牌

  以“争当岗位模范,推进效能建设”为活动主题,开展争创“模范科局级领导班子”、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窗口、文明服务岗,开展“机关党员干部下访”活动等形式,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推动机关党员更好地立足本职、争创一流业绩。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科局级干部培训班、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36期,培训人员8113人次。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2432人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113件。

  争当“诚信旗手”,发挥党建作用

  以“争先锋、作表率,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为活动主题,开展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活动。把促进生产经营、增加经济效益、团结凝聚职工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积极争创“诚信先锋”。截至目前,全市国有企业党组织共开展各类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56次,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331个,党员带头开展技术革新项目23个,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59万元。

  争当“兴业旗手”,彰显示范效应

  以围绕发展抓争创,抓好争创促发展”为主题,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开展争创“五个好”党组织、争做“五个先锋”共产党员活动,使党组织与广大党员“争当先进有舞台,争创优秀有路径”。截至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共提合理化建议166个,开展技术革新项目57个,为群众和社会做好事、实事328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36件,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971万元。

  争当“爱岗旗手”,共绘发展蓝图

  以“党建带群建,群建服务党建”为主题,围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共青团员和妇女立足本职岗位谋发展、促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和便民惠民服务活动,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集中开展妇女法制宣传活动2次,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近300名志愿者,开展维权咨询指导、心里情绪疏导、婚姻关系调解等活动50余次。全市参加职工比武、岗位练兵达6800人次,完成技术攻关5项,为企业创造和节约价值605万元。市团委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青春红歌大赛”,鼓舞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不移的跟党走。(晓红立伟)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