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理论评论 正文
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创先争优
内蒙古新闻网  11-08-01 14:29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工人日报》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长期坚持,就要在建机制,求长效上下功夫。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建立“三大机制”,确保创先争优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经常性动力。

  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是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的必然要求。一是建立常设机构,强化组织领导。通过逐级常设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履行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职责,做到日常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统筹兼顾、同步推进,努力打造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积极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工作格局,确保活动能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氛围营造。在活动的全过程,必须把强化宣传工作,统筹各种宣传资源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宣传重点明确,舆论氛围浓厚,引导监督到位,使宣传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同启动、同进行,极力营造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广覆盖的宣传阵势,调动全员全过程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创先争优成为每个党员、干部、每个职工群众的价值取向,凝聚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强大合力。三是实行责任追究,强化领导职责。把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基层党委抓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对那些职责不履行、任务不落实、群众满意度较低的单位,要认真兑现责任,严肃进行追究,以责任的落实推动活动目标的实现。

  构建特色鲜明的运行机制

  构建特色鲜明、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以科学管用的制度来体现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保障作用的发挥。一是建立全员学习培训制度。素质是先进性发挥的决定因素。建立健全全员脱产轮训、委培受训、个人自学的三位一体教育培养工作制度,在学习培训教育的内容、方式、时间、经费保障、成效检验、激励奖惩等各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形成共性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培养相结合、脱产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素质能力培养教育工作格局,使广大党员的素质能力不断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奠定创先争优的素质和能力基础。二是建立挂帅攻关制度。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统筹协调各类资源、破解难题的优势,以难题为课题,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挂帅攻关制度,实施项目管理方法,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推动难题得到解决,使课题项目成为表率作用发挥的舞台,把难点变成引领职工群众共谋科学发展的闪光点。三是构建激发动力机制。创先争优无止境,最根本、最关键的是解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创先争优压力不够、动力不足、活力不强的问题。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分区季度创先争优竞赛和党员争旗夺星竞赛,在竞赛范围、重点、程序和方法、结果运用、激励奖惩等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实现创先争优竞赛的经常化、制度化,为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增添压力、动力和活力。

  构建科学高效的工作落实机制

  创先争优活动时间长、节点多、任务重、涉及范围广。能否持续给力,不折不扣把各项任务落实好,关键是要建立完善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的工作机制,以有力的机制来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严格督导讲评,强化过程控制。对各个阶段、各个节点、各项任务制定推进表,列出控制节点,为做好过程控制奠定基础。要通过定期收听汇报、下发检查通报、领导专题点评、政工例会讲评等多种形式,调度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难题,督促工作落实,以此形成检查与通报、调度与讲评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工作督导落实机制。二是建立考核办法,促进工作落实。建立考评办法,做好考评工作是抓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三是实行对标晋级,实现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提高工作落实质量的重要方法。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以对标晋级为手段,广泛开展“对照目标差什么,立足岗位干什么,赶超先进怎么办”大讨论,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目标,制定跟进、赶超的具体措施,使创先争优工作在对标——赶标——超标中,形成持续改进,持续赶超,奋勇争先的螺旋式上升的生动局面。(闫英良)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