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经济发展 服务先行—克旗“双服务”工作纪实
内蒙古新闻网  11-08-02 17:59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6月10日中午12时,正午的太阳晒得大地有些发烫,漫甸旱地的谷子、小麦、玉米的幼苗有些发蔫。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新开地乡广华村马铃薯种植大户赵振刚的地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为首的是克旗委书记边中悦,他看着长势喜人的马铃薯秧苗,拉着赵振刚的手说:“你就放开手脚干吧,你们种养大户反映的困难,党委、政府一定会给予扶持和解决的。”这是旗委书记带着相关部门负责人下乡调研的一个场面。“双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克旗委号召广大干部下基层采集社情民意、改变服务方式,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为老百姓办事,就要走到他们身边去了解他们需要什么。

  克什克腾旗是个半农半牧地区,面积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对于群众所需所想,克旗举全旗之力开展了社情民意大采集活动。

  全旗的11个苏木乡镇都建立了包村工作队,定期深入嘎查村、组,召开嘎查村民会议,发放民情采集卡,对低保评定、救灾款物发放、项目落实等情况征求意见。在114个嘎查村设立民情采集站,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填写民情采集手册,承接代办事项。在村民组设立民情采集箱,村民组长定期收集群众的需求信息,填写民情采集表。乡、村两级干部采取集中办公的形式,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有效地解决了“人难找、事难办”的问题。苏木乡镇定期对民情采集卡、民情采集手册、民情采集表进行分类汇总,建立社情民意电子信息管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年初以来,已收集便民服务事项1100余件,已解决720件。

  为老百姓服务,就要把事情做细、做实,不能走过场。

  克旗以“进百村、入千户、促发展、惠民生”活动为契机,建立结对帮扶机制,确定领导联系点541个,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322个,为群众提供司法援助、免费义诊、送教下乡、文化进村等服务,主动为农村低收入户、“五保户”、重灾户等特困群体送温暖、献爱心,发放资金400余万元,解决了2100余户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

  全面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苏木乡镇择优确定包村干部为镇级代办员,嘎查村指定1-2名村干部为村级代办员,村民组长为组级代办员,1000余名乡、村、组三级干部共同组成了一张便民服务代办网,全程负责受理委托事项,为群众提供了热情周到的“代办式”服务。

  从旗直科局抽调科技人员组成便民服务队,采取课堂授课、现场观摩、电视讲座、播放录像、接待技术咨询等方式,深入村组开展种养技术培训、司法援助、惠农惠牧政策宣传等工作,为群众提供专业规范的“上门式”服务。年初以来,共组织集中宣讲120场次,出动政策宣传车30台次,提供致富信息6700多条。(武晓艳)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