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七一”讲话)中,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其根本正在于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及实践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根本要求。我们要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自觉落实到作风建设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就是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其根本利益,过上幸福的日子,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我们党从初创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在党派如林的年代脱颖而出取得执政地位,从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党,发展为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快速发展,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有信心继续应对前所未有和难以预料的风险考验,其根本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干部队伍的作风是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态度的集中反映,是党的作风的集中体现。它实质上是党群干群关系问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强调民本意识和民本地位,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当前,对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对待群众态度冷漠,与民争利,在思想和行动上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些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脱离实际,背离群众意愿,严重影响和损坏了党群干群关系。一些地方群众有不满情绪,群众的信访量居高不下,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从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使干部灵魂深处有大的触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对群众工作的态度有大的转变;在执政行为上进行标本兼治,坚决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
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最基本的是要端正对群众工作的态度,掌握群众工作的方法,认真做好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党员干部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根本要求。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群众立场是干部队伍的基本立场,群众工作是干部队伍最基础的工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群众工作是我们的传家宝。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必须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群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在平时下功夫,只有平时的日积月累,到关键时刻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平时不注意联系群众,等有了难题才想起做群众工作是很难奏效的。群众工作需要有真情实感,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倾听群众的呼声,对群众的各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给群众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当中的难题,为群众办一些雪中送炭的实事好事,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以实际行动不断增进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通过开展联系群众的各项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在农村基层大力开展“三进三同”活动,进基层、进村屯、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感人之处在平易之中,到农村拿起锄头下地头干活,端起碗喝水吃饭,盘起腿来唠叨家常,以切身感受体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和艰辛,在近距离的、高密度的接触中逐渐增进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通过开展联系群众的各项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在农村基层大力开展“三进三同”活动,进基层、进村屯、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感人之处在平易之中,到农村拿起锄头下地头干活,端起碗喝水吃饭,盘起腿来唠叨家常,以切身感受体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和艰辛,在近距离的、高密度的接触中逐渐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在街道社区坚持开展“结穷亲、送温暖”等活动,真心诚意地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体味困难群众的疾苦冷暖,在经常深入基层接触困难群众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改进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不断探索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现在,群众基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时代的更迭变换也使群众对党的认同从情感认同逐步向利益认同转变,仅靠情感投入来做群众工作已经不够了,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同时,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思想觉悟和工作生活方式比照过去也有了很大不同。因此,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首先,要着力解决干部队伍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干部队伍中工作庸懒散、办事不公道、热衷谋私利等问题,必须采取思想教育、纪律整顿等手段,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克服私心杂念,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教育引导干部眼睛向下,把精力主要放在基层,放在群众身上,经常深入到群众困难多、意见大的地方开展工作、理顺情绪。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奢侈浪费,能自己克服的困难就要自己克服,能节省的资金就要节省下来,把有限的财力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同时,做决策、办事情要考虑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绝不能为捞所谓的“政绩”而搞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情,更不能因盲目攀比而追求高消费,让群众不满和唾骂。要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对于在群众各种补助的救命钱上搞动作的,非法占有耕地、草场和其它公共资源与民争利的,要坚决予以查处,加大问责的力度,以实实在在的查办案件效果取信于民。改进工作作风,还要提高干部队伍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群众的来信来访问题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难点所在,也是检验干部队伍作风好坏的晴雨表。有些地方的信访量居高不下,表面上是信访问题,实质上是社会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是群众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过硬的问题。群众工作是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最基础的工作,群众有困难就要进行信访投诉,利益诉求表达方式可能多种多样,甚至可能出现不当表达诉求的情况。因此,要及时、理性地接待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依法、按政策处理各类信访问题,坚守法律的底线,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化解群众的不满情绪,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努力从根上解决问题,切实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不能简单地把事情压下去。
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必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当前,一些干部并不完全理解和没有很好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甚至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摆设束之高阁。这是错误的。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对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开展群众工作情况加强监督检查。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落实联系群众工作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看是否将联系群众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是否详细掌握所包片区的民情民意,是否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决策、办事情是否能够充分征求尊重群众的意见和进行风险评估,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否发扬了民主,是否认真落实信访包案制度,妥善解决群众的来信来访问题,是否认真研究解决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热点难点问题。要把领导干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纪律情况纳入干部实绩考核的指标当中,把考核干部联系群众和执行群众工作制度的情况,作为了解掌握干部“德”的主要内容,看干部在联系群众工作中的表现情况,看干部在群众中的反映和口碑情况,从而引导广大干部注意联系群众,认真执行群众工作纪律。要加强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民生即民心,民生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广大群众特别关注。因此,对党和国家的改善民生政策和惠民政策要进行全程实时监控,抓好流程管理,把握关键环节,使惠民政策与群众面对面,特别是涉及“三农”的惠农政策,涉及社会困难群体的低保、廉租房等惠民政策要从严把关,严格审查,阳光运行,对发现的问题要予以严肃查处,确保惠民政策、利民措施落到实处,把好事办好,将党的阳光雨露全部洒在困难群众的心坎上。
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强维护群众利益的制度体系建设。要注意培养干部的制度意识和制度的执行力,注重在治本上下功夫,从源头上加强治理,使维护群众利益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上,要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要建立健全群众利益汇集机制,加强对群众意愿、舆情信息、矛盾纠纷的排查收集研判工作,认真研究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要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依法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和纠纷。在发挥群众参与作用上,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维护自身权益机制。严格执行各项公开制度,搭建群众诉求平台,整合群众信访投诉资源,扩大群众参与渠道,有效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要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由于处在体制转轨期和法制不完善,各种不规范的求利行为乘隙而入,容易导致利益失衡,因而必须强化利益约束机制,规范求利行为。要完善群众评议机制。干部队伍作风的好坏,群众最有发言权。认真总结公众评议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窗口单位和关键岗位环节干部的经验,在评议对象的广泛性、评议内容的针对性和兑现评议结果的实效性上做文章,把干部作风好坏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广泛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促进干部队伍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中共兴安盟委副书记 王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