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阿旗在推行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台、落实了《关于对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实施契约化管理的意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基本标准》、《承诺践诺考核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和措施,全面实施承诺契约化管理,搭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进性平台,实现了承诺经常化、践诺契约化、考核制度化、服务“零距离”,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承诺事项点对点。按照农村牧区、街道社区、国有企业、机关、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事业单位6个领域,党组织分为13个类型,党员分为14个类型,制定明确的承诺标准。承诺事项大到重点项目、社会治安,小到环境卫生、邻里和谐,始终坚持与旗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结合、与民生工程结合、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结合,保证了承诺事项与业务对接,与岗位相连,与能力对等。
征求意见面对面。一是承诺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农村牧区党组织本着就近方便原则,每月入户走访一次,机关单位党组织按照“三结对三服务”结对共建要求,每月深入联系点和共建单位走访一次,形成社情民意分析报告。根据社情民意和职能职责,重点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改善民生等方面提出初步承诺事项,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后,补充完善承诺事项,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党员会议、职代会讨论最终确定具体承诺事项,并签订《承诺践诺协议书》。二是践诺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党委、党支部分别成立由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的承诺践诺督查小组,对承诺事项建档立卡,依据《承诺践诺考核实施细则》,每季对党员履行承诺,兑现承诺的时间、次数、质量效果进行综合考核,评议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2011年,全旗党组织做出新承诺11102项,已完成10087项;党员做出新承诺22119项,已完成21698项。
服务效果实打实。党组织和党员据实承诺、扎实践诺,体现了承诺契约化管理的实效性、先进性和公开性,促进了工作落实。一是推动了经济发展。县处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倒排重点工作完成时间表,加强日常监控和实时调度,效果显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响应并落实,在推进全旗重点项目建设中,全旗1000多名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项目建设实地和现场督促指导,协调服务;项目相关部门把办公场所由办公室转移到项目建设一线,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服务,形成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聚精会神抓经济、齐心协力抓项目、全力以赴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二是转变了工作作风。依据承诺事项,建立“主动式”、“规范式”、“跟踪式”服务,通过公开热线电话,发放便民服务卡等,多渠道多方面为群众排忧解难,实现履职到位。和平社区针对不同弱势人群发放“五色便民卡”,为5类困难居民解难释惑、送去了真情和关爱。三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打消了群众对“空承诺”的质疑,减少了矛盾发生。旗信访局把承诺践诺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相结合,认真开展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专项工作,化解了矛盾,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旗司法局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年初以来,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193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8%,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1.9万元。(内蒙古新闻网 安华祎 通讯员 郭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