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城市的繁荣美丽和百姓的切实利益。内蒙古牙克石市新工街道党工委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多次深入辖区调研,提出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驻共建理念,充分挖掘辖区各类资源,主动搭建街道社区建设平台,在工作中做到“双注重双推动”,着力把新工街道打造成群众满意的幸福型街道。
注重社区场所建设,提高街道服务质量
新工街道党工委通过多方努力在新兴社区200平方米活动场所及配套的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已投入使用的基础上,主动与兴安岭酒业集团协调,投资64万元又在新华社区建设了600余平方米的社区活动场所。目前新华社区与之配套的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创建人口文化大院已投入使用,有图书2000多册、光盘100余张。同时,结合“林业棚户区”改造的有利时机,协调开发商,积极为新风社区争取解决200-30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努力开创社区建设的新局面。新工辖区现有“星光计划”老年活动之家1个、青年中心1个、各种载体的文化活动中心18个,活动队伍11支。各社区每年都有序安排文化广场活动达10余场,极大地丰富了辖区广大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注重辖区民生保障,提升街道幸福指数
一是抓实社区就业。2010年通过协调市就业部门,联合举办了中式面点、刮痧、按摩等技能培训,共有160余人参加培训,并实现就业31人。同时,积极协调辖区用人单位,通过定期向用工单位推荐,参加劳动用工招聘会、职业中介,就业援助、家政服务、灵活就业等方式,开展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目前辖区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就业和灵活就业达到1600余人,零就业家庭10户实现就业12人。依托政策积极为辖区下岗失业人员有发展前景、有市场、有信誉的创业项目给予大力扶持,已累计为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创业贷款73余万元。二是抓实社会保障。以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式加强了对低保户的动态管理,辖区有低保户641户、957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发放低保金209万元,为237户特困低保户发放廉租房补贴27.4万元;完成了辖区林业、地方、大集体“4050”人员1393人的认定审核工作,共发放社会养老补贴297万元,对其中的260余人进行了职业介绍;为辖区2300人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开展了辖区“五七工”核实登记和摸底调查工作,共有709人登记上报。三是抓实扶贫帮困。以弱势群体为主,以集中求助和临时救助为主,以社会求助为辅的原则开展了扶贫帮困活动,切实保障了辖区贫困家庭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求。近年来,已累计帮扶辖区贫困户150余户,累计捐助10余万元,真正使辖区居民百姓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温暖。
推动平安社区创建,维护街道和谐稳定
新工街道党工委始终把保一方平安,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要职责,以创建“安全稳定办事处和社区”为抓手,组建综治工作中心、站、部,进一步落实领导职责和工作责任,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实行居委会干部综治、计生“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整合辖区资源,成立了大调解工作中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受理矛盾纠纷22起,调解成功22起。对2006年至今回归的11名刑释解教人员逐一落实安置帮教,无一例重新犯罪,已安置两人就业。认真排查信访隐患和一切不稳定因素,重点抓好特殊时期重点对象的稳控工作,今年以来积极协调市相关部门对3起集体访、5起个人访案件及时办理,提高了初信初访的办结率。对排查出的10件信访案件按照“五个一”的要求认真梳理,同时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控制越级访,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辖区发展环境,力求街道上新水平
新工街道党工委针对居民群众反应的城镇防火、环境卫生问题,十分重视,主动与市相关部门和辖区单位协调,对辖区平房区的消防巷道、线路老化、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工作力度,对平房区的40条消防巷道和900余户的平房用电线路进行了逐一摸排,不符合要求的巷道进行了有效疏通;在冬春两季动员辖区单位、居民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重点对辖区9条主要街道、10余条巷道的越冬垃圾和冰包进行了统一清运,累计清运垃圾达800余吨;环境的改善带动了辖区经济的发展,目前辖区已有各类经济实体810户,产值200万的私营企业达到10余家,社区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明显的发展与进步。2010年共获得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牙克石市各种奖项十项。
街道社区的工作是平凡的,新工街道党工委始终秉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从点点滴滴的事情抓起,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今后的街道社区工作的征程中,不断创新思路,务实发展,不辱使命,努力开创街道社区事业的新局面。(苏健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