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进鄂伦春旗猎民乡
内蒙古新闻网  11-09-03 11:20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2007年,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深入鄂伦春旗调研,打响了一场自治区18个厅局及呼伦贝尔市倾力协助鄂伦春旗发展的“大帮扶”战役。自2008年以来,帮扶“大军”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鄂伦春旗75次600余人次,实施261个项目,到位资金56887.55万元,用于扶持鄂伦春旗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激活了鄂伦春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如今,行走在鄂伦春大地上,不时会因眼前的发展成果而赞叹:一条条标准化的通乡、通村水泥路或柏油路,一栋栋花园式的猎民社区,一幢幢舒适的廉租房……

  “从小住的是“撮罗子”,吃的是山野菜、有了大病小灾,只能靠“萨满”祛病消灾。如今“‘交上10元钱,大病小灾管一年’,真是天大的变化啊!”今年56岁的鄂伦春族老猎民吴占勇感慨万千地说。

  按照呼伦贝尔市委、政府提出的猎民人均生产性收入3年实现5000元的目标,鄂伦春旗审时度势,针对自身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经济,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双赢”。猎民享受到了城镇居民医疗和农村医疗双保险。依托农牧民定居工程,全旗7个猎民村全部实现了社区化管理,实行水、电、热、气统一供应。

  5年前,希日特奇猎民村猎民白晶一家3口人,仅靠打零工、吃低保生活,家里清贫如洗。没想到,“大帮扶”让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住进了猎民新村,而且搞起了民俗家庭旅游,日子过得殷实富裕。“仅木耳种植年收入就上万元,再加上民俗旅游的收入就更多啦。”白晶笑容满面地说。

  3年来,鄂伦春旗借助区市两级“大帮扶”的东风,不断加大猎区投入,注重扶贫更“扶智”原则,激发猎区“造血”功能,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猎民在劳动中不仅掌握了生产技能,而且思想观念也由过去“靠政府、等低保、要补助”转变为“靠自己、等收获、要项目”。“‘大帮扶’使猎民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我们要靠勤劳的双手实现鄂伦春民族的‘大进步’。”全国劳动模范、希日特奇猎民村支部书记白色住坚定地说。(记者 辛语 通讯员 候玉鹏)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