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达茂旗达尔汗苏木党委积极探索基层党的建设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面实施“党员创业示范工程”,鼓励党员充分发挥带头创业、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作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创新培训载体,“样本带动”促能力提升。达尔汗苏木党委大力实施农牧民党员科技文化素质、发展致富能力“双提升”工程,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聚起来“训”等形式,强化对农牧民党员的创业技能培训。建立了党员创业实训基地,同步用好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党员群众创业提供科技和信息指导服务,全苏木农牧民党员每人至少掌握了1至2门创业技能。实施党员创业帮扶制度,对党员在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所属党组织和上级党组织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目前,该苏木15%的农牧民党员有了自己的创业项目,涌现出齐柱、周宏亮、陈海柱、其木德等7名党员创业的模范,带动100多名群众脱贫致富。
打造科技品牌,“创新引领”促经济转型。充分发挥“党员创业示范户”在推广新技术中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激发农牧民党员致富的热情,大力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党员创业示范户”齐柱牵头建立了阿拉腾敖都嘎查德彪牧野有机牛羊肉生产基地,并顺利通过北京专家组的检查验收。目前,该基地已投资建成集屠宰、加工、包装、冷藏为一体的国际化标准、高科技无菌操控、封闭式生产线,为当地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为达尔汗苏木畜牧业实现转型提升、发展现代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挥龙头效应,“以点带面”促产业发展。在齐柱等“党员创业示范户”成功经验的促动下,达尔汗苏木党委将巴音赛汉、阿拉腾敖都等四个嘎查确立为“党员创业示范区”,以点带面努力建立创业带富网络。巴音赛汉嘎查充分利用牧草饲料资源优势,与德彪牧野肉业公司合作发展有机牛羊肉产业,建立了紧密的产业链条,解决了当地农牧民群众“有产品无销路”的难题。阿拉腾敖都、查干敖包、希拉哈达嘎查的农牧民在党员的带动下以苏木发展民俗旅游为契机,重点发展马鹿、肉驴、野猪等特色养殖,开通马奶酒和奶食品加工生产线,为当地民俗旅游业打造了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的产业品牌。(徐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