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内蒙古托县医院党支部结合行业特点,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切入点,完善软硬件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技术创新,开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主题活动,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做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病人得实惠。
强化设施建设,打造良好医疗环境。作为服务窗口单位,县医院非常注重就医环境和医疗设施的建设。一是构建良好的就医环境。投资3399万元新建了8468平方米的新住院楼并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住院环境,并增加床位150张,有效缓解了床位不足的问题;新改建的门诊大厅,增加了挂号窗口,有效缩短了病人挂号候诊的时间,方便了群众就医。二是县医院成立了新城派出所警务室。对医院的重点地方进行巡查,确保病人和医务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三是购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改变医疗设备设施简陋落后面貌,先后投资1700万元购进CT机、彩超、腹腔镜、宫腔镜、眼科设备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质量保障;医院还不断加强和完善了120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强化急救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强化作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该院积极培育医院文化,着力构建服务型医院,形成“敬业、创新、精诚、奉献”的人医精神。一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严格要求医务人员遵纪守法、自律自省,严禁“吃、拿、卡、要”现象,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动医务人员提升职业修养。二是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半年来,切实提高了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提升了基层护理质量,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深受就医患者赞誉,被市卫生局评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医院丁海霞、张向红被评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先进个人。三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按照“深入基层、察民情、体民意、排民忧、解民难,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要求,开展送医下乡活动,组织党员医生深入到老百姓家中,为广大群众免费诊疗、免费检查、免费送药;开展健康咨询,宣传防病治病知识。先后投入20多万元帮助结对村五申镇三间房村,解决了该村的一些实际困难。2011年,医院积极实施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全国残联组织开展的“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组织眼科大夫深入到5个乡镇、20多个村为人民群众进行眼病普查,并为他们进行免费手术。截至目前,使3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强化技术创新,创造一流医疗团队。医院党支部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要求,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打造过硬的技术队伍。一是招聘人才,充实医务人员队伍。通过招聘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医院的医务人员队伍,填充新鲜血液和后备力量,去年招聘大夫9名,护士30名,今年又拟招聘大夫360名,护士30名。同时医院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学会、协会组织的医学讲座、培训班等。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今年共选派10名学科技术骨干分别到北京协和医院和呼市附院进修及学术培训,多渠道培养后备力量。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提高医技水平。县医院积极组织和第252医院、内蒙医院、自治区医学院附属医院、区内外有实力的大医院结成技术帮扶对子,并邀请了7名知名医院的专家教授来医院坐诊。针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县医院派出专家技术骨干,分别对9个卫生院采取分类指导,并派医务人员有针对性的到乡镇卫生院开展诊疗工作,下一步还轮流派一些医务人员到卫生院工作二到三年,切实提高了卫生院医务人员水平。(茹海燕 王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