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通辽讯 9月5日,“第二届富民强区全国网络媒体看内蒙古采访考察活动”采访团一行在通辽市采访时了解到,通辽市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围绕民生做文章,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近年来,通辽市有序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和学校布局调整,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30万名中小学生受益。实施“校安工程”,新建和加固改造校舍165万平方米。民族教育规模和质量稳居自治区首位,职业教育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竞技体育实力明显增强,成功承办了自治区第十一届运动会。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科尔沁文化大市建设扎实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和艺术精品创作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广播电视村村通、苏木镇文化站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全部免费开放。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机制逐步形成,我市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据了解,通辽市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自1992年开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以来,到2010年11月末,全市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64万人、18.6万人、84.4万人(其中城居医保50.1万人)、14.1万人和23.5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征缴五项社会保险金36.75亿元,累计支出38.69亿元,滚存结余14.16亿元,累计争取上级劳动保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6.04亿元,社保基金的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2010年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最高达到15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最低补助标准由2009年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现在的120元,住院、门诊大病的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2010年统一提高到5万元,职工和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2010年分别提高到75%和60%;全市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全部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今年,通辽市将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及农村牧区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加快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坚持政府办医疗的公益方向,加强城乡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中蒙医药事业发展,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的人口计生工作。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全市人民享受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和比较优质的公共服务。 (内蒙古新闻网 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