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记者来到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镇迎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看到这里收获小麦后移植的向日葵苗全苗壮,长势喜人。迎丰四社农民尚奋平站在自家的向日葵田里高兴地说:“我这10亩地一年收两茬,今年能多收入1万多元。”
巴彦淖尔市是传统的小麦种植区,小麦年播种面积近200万亩。近年来,由于比较效益低,农民种小麦的积极性不高,小麦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2007年,河套大学开始研究“河套地区麦后移植向日葵技术”,并于2010年10月通过鉴定验收。2009年,临河区农开办就以临河区科技服务中心、河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依托,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广麦后复植向日葵技术,免费为农民提供秧苗、技术指导和培训。
“总结以往的经验,从2010年开始,我们又调整为推广穴盘育苗向日葵‘三植’技术,即春天移植、灾后补植、麦后复植。去年在干召、白脑包、双河三镇推广了620亩,今年在7个镇推广了800亩。”临河区农开办党支部书记李林虎介绍说。
据了解,春天播种的向日葵常常遭受地上鸟害、地下虫害,而春天移植的向日葵可有效避免鸟害、虫害。在正常年景,多种农作物也会因多种原因出现缺苗断垄现象,补植穴盘育苗的向日葵可确保成熟。麦后复植向日葵可解决种小麦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从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河套地区每年3月中旬开始种小麦,7月中旬收获。6月下旬开始在大棚内培育适宜品种的食葵或油葵苗,7月25日之前移植到收获小麦后的大田里;10月10日前收获葵花籽实,亩产300斤以上,亩收入在800———1000元。”河套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郝水源向记者作了详细介绍。“河套地区如果有20万亩麦田复植葵花,农民每年就能增收将近2亿元。与过去的套种相比,复植更适合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郝水源补充道。(谭玉兰 白丹 郭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