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坚守大山深处"最美山村女教师"撑起11个学生学校
内蒙古新闻网  11-09-09 08:49 【字体:    来源: 东北新闻网  
 

  新闻闪回:44岁的女教师吴艳兰,在葫芦岛市绥中县加碑岩乡黄木杖子村羊岩子小学坚守了2000多个日子,6年中曾经多次想放弃,但舍不得乡亲和孩子们。

  连日来,辽沈晚报《坚守6年她撑起11个学生的学校》报道继续成为读者热议的话题,来自全省各地的读者对“最美山村女教师”竖起大拇指,省内多家媒体也开始关注这所“袖珍”小学的师生们。

  昨日记者再次见到“最美山村女教师”吴艳兰时,她依然穿着那件黄色上衣、蓝色裤子,一双在市场上10元钱左右就能买到的红格布棉鞋。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山村代课女教师,6年来却只耽误半天课,而她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很平常很普通的。

  老师的心愿:想到大学听堂课想带孩子进趟城

  高中毕业后由于没有考上大学,吴艳兰总觉得是个遗憾,所以始终有个想法,希望有一天能够走进大学校门,“我做梦都想当回大学生,哪怕是函授大学生也行啊!感受一下大学氛围。即使在那里读一天、哪怕是半天、在大学校园里能够听一节课我也知足了。因为毕竟有了一次上大学的经历,和大学生共同在一个教室里读过书,我觉得那感觉太好了。”吴艳兰说,“毕竟我学的知识太有限了,这些年来我只在英语方面培训学习过一周,我在各学科方面都需要及时充电,提高自己。另外我没考上大学,所以希望我的学生们替我完成这个未了的心愿”。

  由于吴艳兰家住的方向和学生们家住的方向正好相反,学校附近又没有人家,所以每天她都要沿着人迹罕至的山谷孤独地绕过一座座山,趟过一条条河。“我几乎都是天没亮就出门,日落才到家,陪伴我的只有山风和日月。所以我曾经多次打过退堂鼓,自己早出晚归到底图的啥?我也为此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了,因为挣得少,工资一般都是半年才开一回,今年上半年的工资刚开完。尽管这么艰苦,但看到孩子们喊着老师,我又犹豫了。 ”吴艳兰说。“我的最大心愿还是希望能够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城里面看看,因为这里的孩子们太需要见见世面了,应该让孩子们感受一下城市的生活。 ”吴艳兰说。

  孩子们的心愿:能够有一台电脑不用走很远上

  由于山多地少,百姓居住分散,特别是有多个偏远自然屯七沟八岔的孩子距联合学校最远的有二三十公里,来回路上就得3个多小时,而且要翻一座很高很险的大山,低年级学生根本没法去。为了让孩子上学,有的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接走了,有的把孩子送到亲戚家,剩下的都是出不去的孩子。

  因孩子不多,所以学校隔一两年才招生。到了六年级,孩子就要到联合学校去读书。目前,从这所“袖珍”小学走出去的19个孩子都上了初中,其中几名学生学习成绩还名列前茅,这也是吴老师感到最欣慰的。

  记者询问孩子们有什么心愿,孩子们眨了眨大眼睛,很多学生说希望能够有台电脑,增加电脑课程知识,因为电脑对于了解外面的世界太有好处了。“我喜欢赵本山、范伟的小品,我喜欢庞龙唱的歌,我喜欢小沈阳唱的二人转和歌曲,要是能够见上他们一面那该有多好……”孩子们笑着说。“其实孩子们的最大愿望是希望在家门口附近能够有个学校,不用爬山越岭走很远的路程去上学,这也是孩子家长们的心愿。 ”吴艳兰说。(来源:辽沈晚报记者冯玉兴)

[责任编辑 王子乐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