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包头昆区前进街道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推进社区创先争优
内蒙古新闻网  11-09-16 19:30 【字体: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前进街道惠民社区位于昆区中段,东起林荫路、西至鞍山道,南邻钢铁大街,北接青年路,占地15公顷,共有居民3001户、6168人。社区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党员106名,社区干部6名。社区“两室”用房面积560平方米,内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多媒体会议室、文艺活动室,设有图书馆、警务室、活动室、市民学校,配备了电脑、一体机、电视机、VCD机等现代化设备,图书阅览室有各类书籍1128册,政府自动化办公网络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延伸到社区。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党委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明确活动主题、精心设计载体、把握重点环节,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寓创先争优活动于激励、关怀、帮扶工作中,为社区党建注入了新鲜活力,促进了社区的全面发展。两年来,惠民社区先后被全国妇联、民政部、文化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广电局联合授予“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荣誉称号,被自治区妇联授予“内蒙古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荣誉称号。今年“七一”被昆区区委授予“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增强社区党组织活力

  按照区委、街道党工委的要求,惠民社区党委坚持贴近实际、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的原则,确定了在社区党委和党员中,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以“强组织、重服务,争做和谐社区建设先锋”为主题,激励全体党员进一步增强先锋意识,实践先锋要求,树立先锋形象,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先进性。在活动过程中,社区党委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拓展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将服务的理念和宗旨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社区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先后组织开展“进居民门、知居民情、排居民难、暖居民心”的“四个一”活动,不断汇集、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满足居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邻里互助、才艺展示、老有所为等方面的需求。先后入户走访老党员、残疾人、重病人、下岗家庭、商业精英、国家公务员等各类型党员户及居民家庭共2000多户,发放“连心卡”300多张,并重点征求了居民、党员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摸清社区内党员思想动态、对社区工作的建议、个人兴趣爱好和单位资源等情况,建立完善的“居民家庭数据库”,为居民群众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同时社区党委十分注重关心群众的重点难点问题,实实在在帮助居民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围绕社区居民群众提出的8项要求进行了公开承诺:一是开展居家养老,上门为老年人服务。二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立用工求职信息库。三是依托社区优势建立阿英月嫂服务站,为供需双方搭建服务平台。四是硬化惠民社区路面,进行社区下水、供热管网改造。五是利用社区资源为青少年提供社区教育基地。六是发动居民进行护绿爱绿活动,义务为小区捐款浇树。七是拆除钢25#街坊违章建筑。八是对低保家庭应保尽保。截至2011年7月,八项承诺全部落实,做到了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发挥社区党员示范作用,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力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惠民社区党委积极发挥社区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社区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广大党员自觉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推动活动有力开展。一是树形象,亮出党员风采。社区党委开展了党员“亮身份、作示范”活动。通过公示党员身份、佩戴党徽等形式亮出党员身份,公开党员形象,让党员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并通过党员吸引带动群众主动参与社区建设。二是拓途径,提供有形舞台。2011年3月,前进街道党工委组织开展了“党员清洁棍进社区活动”,将自己设计、统一订做的500支“党员清洁棍”发放到街道所辖社区里热心公益的老党员手中,倡导辖区老党员在锻炼身体和散步之余手持清洁棍清理社区环境卫生,使广大离退休老党员发挥余热、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这项工作开展以来,惠民社区党委组织社区老党员坚持每周开展三小时志愿服务,把每周一上午8点到11点定为集体捡拾垃圾日。特别是社区老党员魏加义,热情饱满积极参与,坚持每天早晚各捡一次,一次捡一挎包,到现在为止已经坚持了5个多月。老党员们经常说“一根清洁棍作用真不小,既能锻炼身体还能起到倡导和宣传作用”。老人们拄着清洁棍不辞辛劳的身影,他们“退休不退党、退休不卸责”的精神,有效激发了社区居民群众自发爱护环境,积极参与“创卫”的热情。《前进街道党工委“小拐杖”撑起“大场面”》的做法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进行了宣传报道。三是促长效,永葆先进示范。如何保持社区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一直是惠民社区党委思考的问题。为此,社区党委利用社区党校的平台,运用典型引路法、评比激励法等评价机制,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使广大党员学有榜样。社区老党员魏加义、李桐等8位离退休老同志多年坚持为社区设计和书写板报,在今年七一期间,魏加义老人被昆区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在社区作为党员学习教材,对全社区党员群众都起到了积极而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社区党员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了“我志愿、我奉献、我创先”的良好氛围。

  做好困难群体帮扶工作,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认真做好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中去,密切了党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一是健全帮扶网络。在区委、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成立了社区党员服务站,社区业余党校、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社区特色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并将工商、民政、劳动、妇联、残联、工会和共青团等部门和群团组织的各种帮扶机构延伸到社区,构筑起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社区党员为主体、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帮扶工作组织网络。二是开展帮扶结对活动。社区党委立足实际,从困难群体最现实、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扎实开展帮扶结对工作。按照街道帮社区、支部带楼栋、楼栋党员带贫困户的原则,社区党委组织居民相对富裕的楼栋、单元与困难群体较集中的楼栋、单元,社区党员与重病、特困、残疾、下岗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帮扶活动。社区党委及时了解帮扶家庭情况,从经济上、生活上、精神上,多方位关心和帮助他们,把党的温暖送到每家每户。社区居民刘丽华丈夫女儿都有病,本人无固定工作,家庭生活困难,社区党员秦惠英主动与她家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她找到了在包钢三医院打扫卫生的工作,解决了经济上的燃眉之急,秦惠英老师还从生活上对刘丽华一家给予多方面的照顾。三是开展送温暖活动。惠民社区党委组织开展教育送温暖、医疗送温暖、节日送温暖的“三送”活动,积极争取有关单位为低保家庭子女上学减免学杂费,协调卫生部门组织党员医务工作者为重病困难居民及社区残疾人提供系列无偿服务,每逢春节、七一、中秋等重大节日,组织发动驻区单位党组织、社会团体、党员代表走访慰问困难群体。近年来共走访困难群众200多户。社区居民纪美兰一家5口人,丈夫烧伤后丧失劳动能力,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几年来社区党委对其家庭进行定点帮扶,帮助申请低保及教育救助金,组织党员捐款捐物,目前她们家三个孩子全部完成了大学学业并已就业,家庭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过真情、真心帮扶困难群体,增强了社区党委的凝聚力、号召力,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昆创办)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