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清水河:全力帮扶返乡务工人员变身创业新军
内蒙古新闻网  11-09-23 17:32 【字体: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内蒙古清水河县委、政府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针对返乡农民工有文化、有技术、视野宽、接受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建册子、搭梯子、找门子、拓路子”等措施,帮助返乡务工人员“一个不闲”变身创业新军。

  跟踪调查、摸清情况,建册子。迅速展开部门、乡镇、行政村三级同步的调查统计工作,摸清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包括在外就业状况、返乡的主要原因、个人培训就业愿望等。建立“一人一表、一村一册、一镇一帐、一县一库”农民工返乡就业情况基础台帐,健全完善农民工返乡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动态监控和统计分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加强培训、优化服务,搭梯子。针对返乡农民工劳动技能低和专业需求不匹配的状况,组织农村劳动力在县职业中学定点培训,按照县委提出的“订单培训”、“定向培训”要求,开设木工、瓦工、电焊、保安、计算机等10多个适应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帮助返乡农民工变“暂时失业”为“调整充电”,增强技能素质,提高市场就业能力。结合县“三棚”产业发展目标,加大对种植、养殖等农业技术的培训工作力度,促使返乡农民工向第一产业转移。目前,已开办各类培训班150多场,培训回乡务工人员4200多名。同时探索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劳务中介组织,逐步实现县城有人力资源市场、乡镇有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行政村有劳动保障服务站的三级农民工就业服务网络,全力为返乡农民工搞好就业服务。

  开发岗位、促进就业,找门子。广泛收集县内用工岗位就业信息,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开发社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公益性岗位,加强与县外劳动用工职介机构的联系和衔接,积极开辟县外劳务市场。同时利用县劳动就业局,人才中心等平台,加强与用工地政府、企业的联系沟通,做好农民工就业稳定工作。邀请用工企业、职业中介机构与返乡人员面对面现场招聘洽谈,让返乡人员有序外出务工。目前,返乡民工中已有1500人重新就业。

  政策扶持、鼓励创业,拓路子。为构筑返乡农民工增收致富新平台,清水河县大力推进“羊、菜、薯”三棚建设,并鼓励返乡民工自建大棚,每建一个棚,政府补贴1500元。截至目前,全县发展肉羊温棚500多个、蔬菜大棚1200多座、马铃薯中棚320座,300名返乡农民工投身于“三棚”创业中。充分发挥公益性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的作用,对返乡人员进行“创办自己的企业”专题培训。召开返乡人员创业项目推介会,从项目论证、项目孵化、项目落实、开业指导等各个方面搞好服务,指导、帮助他们立足本地资源,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和发展各类经济实体。同时,县财政专门安排资金为农民工回乡创业进行贷款贴息,尽力为他们在创业工商登记注册、用水用电、税费减免、金融信贷等方面予以优惠扶持。努力拓宽创业渠道,引导他们领办创办养殖业、农村服务业等项目,实现返乡民工自主创业。(清水河县委创先办)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