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务工农民不再打游击
内蒙古新闻网  11-09-29 15:48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早上7点,张海龙来到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集通公司贲红煤炭转运站,开始指挥着工人们在煤车上卸煤。刚值完夜班的他脸上看不到倦意。“习惯了,哪个环节调度得不周到,就会出现安全问题。”

  张海荣是察右后旗贲红镇贲红村的农民,由于这里十年九旱,地里刨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集通铁路的开通让他和村里的很多农民找到了新的活路。在铁路上当了七八年的煤炭装卸工,一开始就是打零工,有活就做,没活就闲着,收入不固定,安全也没有保障。

  让张海荣的生活发生彻底改变的是2008年。村支部为了让外出打工的农民更有保障,成立了劳务输出协会,组建了装卸公司,同时注册成立了察右后旗贲红镇富民服务有限公司,并且聘请了有多年装卸工作经验的人作公司经理。以支部+协会+公司的模式,让打“游击”的装卸队成了专职“煤黑子”。

  现在已是装卸公司职工的张海荣称,现在过的是按时上班并轮休的日子,即使没有活儿,公司每月依然开支3000元,而且签了合同,有了社保、医保,特别是工伤保险。“现在不用为拖欠工资而发愁,通过劳动仲裁就可以解决。工友们出了事,除了保险公司负责,公司也会给不少补偿。”张海荣对目前稳定的生活比较满足。

  更让张海荣感动的是,劳务输出协会和富民服务有限公司对他们这些农民工的各种人性关怀。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休息并有口热饭,租了宿舍、盖了食堂;家庭困难的均可提前预支工资,并视特殊情况给予支助;节假日都有一份厚厚的福利;今年还将给他们上失业保险。

  张海荣不仅成为管理工人日常装卸工作的中层领导,也是70多个劳务输出协会会员中的一员。他拥有监督权和建议权。每个星期一次的碰头会,他都会把工人们的心声带上去,这让他在工人们中的威信大增,张海荣的干劲也更高了。

  闲暇时,协会会把工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培训,每月两次雷打不动。培训内容从用工维权到安全条例应有尽有,非常有针对性。张海荣不好意思地说:“以前从没想过农民工打工还需要学习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现在快成了外出务工者的活词典了。”(记者 张慧玲)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