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中,旗卫生系统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狠抓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确保为民服务取得实效,为百姓的健康幸福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实施制度化管理。卫生系统各单位认真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完善医德考评制度,建立患者投诉管理机制;健全医德医风评价体系,规范卫生技术人员医德医风,及时有效的处理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切实改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群众满意率。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注重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采取自学为主,集中学习、继续教育、进修培训为辅的学习方式,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业务知识。目前,集中学习12次,专业培训32期,提高了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旗医院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在对内科、外科进行细化分科的基础上,发展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增加了内二科、外二科和高压氧科,ICU设为独立科室。X线数字摄影系统、高频电刀、理疗熏蒸治疗机、把控麻醉泵、高压氧舱等设备的投入使用,明显提高了诊治水平和竞争能力,门急诊诊疗量、完成手术、出院人次、业务收入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二是中蒙医院由政府贴息贷款近2000万元的设备全部到位,就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以中蒙医为特色的针灸、推拿、按摩、药浴、蒙医五疗等特色专科以及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等重点专科全面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是苏木乡镇卫生院及嘎查村卫生室建设步伐加快,现已建成21所苏木乡镇卫生院、108所嘎查村卫生室。投资50余万元为苏木乡镇卫生院安装了医院管理系统(HIS系统),实现了全旗联网。四是完善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把提高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当作出发点,加大投入力度,以增加急救车辆、增设急救网点、搭建信息化指挥平台、扩大有效服务半径、降低救援耗时、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为目标,建成了以120急救中心为主体,以电子地图、无线寻呼和车载定位为沟通载体的医疗卫生应急网络体系。目前,新增急救车辆6辆,举办急诊急救培训班2期。
确保服务取得实效。一是深入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派出20多名技术骨干组成医疗服务队到嘎查村、社区为群众免费看病、体检,到中心卫生院进行对口援助和技术指导。同时,对卫生法律法规、传染病防治知识、新农合知识等进行义务宣传,提高了广大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截至目前,已为群众免费看病、体检10000多人次,切实把医疗保健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二是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得实效。提高参合率,扩大农牧民受益面。目前,全旗参合率达90.42%。提高合作医疗补助标准,中央、自治区、市、旗分别按124:38:19:24元补助,旗财政补助标准高出国家规定5元;提高大病补偿比例,封顶线提高到8万元;提高中蒙医及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人群的报销比例;实行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合作医疗补偿与民政救助相结合的免费治疗、特殊病种门诊按住院给予补偿等灵活多样的补偿政策。截止6月末,为7764名住院患者报销医药费用1393.32万元,极大地减轻了患病农牧民的经济负担,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农牧民真正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带来的实惠。三是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坚持“循序渐进、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突出抓好宇宙地、土城子、浩来呼热3所卫生院和经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建立城镇居民健康档案30554份,农村牧区居民健康档案67633份,建档率分别达到45.15%和44.52%,促使城乡之间的公共卫生服务差距逐步缩小。(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