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中,内蒙古青山区紧紧围绕“三级统筹、两力驱动、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统筹区域内的组织资源、阵地资源和文化资源,通过健全三项机制、构建三大网络,实现区域化党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有效促进全区各级党组织内生动力、发挥作用。
健全动态管理机制,构建区域一体的组织网络。为了推进辖区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特别是结合区、镇党委换届过程中各街道干部人事的调整,区委及时对全区8个街道区域党工委委员进行了集中调整,对已经搬离和发挥作用不好、不积极的12家单位调整出去,对半年来新建的影响较大的单位和表现积极的26家单位纳入到组织中。目前,区域党工委的委员单位已经由101家拓展到115家,同时,2个镇也成立了联合党委,68个社区联合党委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区委将每年对区域党工委的组成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组织的合理流动和组织活力的保持。
健全长效共享机制,构建区域互惠的阵地网络。青山区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了1个区级、10个街镇级、40个社区级“阳光驿站”,实现了“服务党员在驿站,党员服务在社区”的工作目标。为了进一步扩大党员服务工作的覆盖面,青山区建全了长效共享机制,即规定街道区域党工委和镇区域党委的委员单位无偿向所在街镇和社区居民定期或不定期提供本单位的活动场地和电教用品,目前已经有北重集团、五二研究所等30多家有条件的单位实现了党员阵地的共享,68个社区办公活动场所中有48个达到300平方米以上,为驻区单位和社区党员的联谊活动等提供了平台,全面构筑了区域互惠的活动阵地网络,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地区发展搭建了广泛的平台。
健全活动体系机制,构建区域联动的文化网络。去年,各区域党工委发动地区力量,各自安排活动200余场。为了使地区的文化资源更加有效的融合,使各委员单位在辖区都能有事可做,有力量可发挥,青山区健全了活动体系机制,对全区进行统筹考虑,在各街道、社区、农村各自组织活动的基础上形成有序、有别、百花齐放的体系,从7月到10月,8个街道和2个镇分别集中举行一个以区域为单位、参与党员达到5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青山路区域党工委联合辖区18家单位举办了趣味运动会,科学路区域党工委组织辖区8个“两新”组织,筹集了近10万元救助资金,对100名辖区内弱势群体进行了帮扶救助。目前,4个街道的活动已经结束,其它6个街镇的活动方案也已基本成型,活动涉及党组织设立帮扶基金、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文体娱乐、拥军爱民、红色文化巡展等形式各异的8个类型,增强了区域内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了党员的奋斗热情。(青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