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电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党委政府围绕发展现代农牧业这个中心,积极引导农牧民购进各类农机具,组织农机服务合作社,使全镇农业生产80%实现机械化,种植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昂素镇是鄂托克前旗农牧业生产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劳动力最缺少的地区之一。为此,该镇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农牧民购置农机具。昂素嘎查牧民张嘎现有水浇地70多亩,草场3800多亩,羊300多只、牛10头,每年春季的播种、夏季苜蓿的收割、秋季玉米的青贮等让夫妻俩忙不过来。从2009年开始,张嘎先后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大型玉米青贮机等,成为昂素镇最早实现运肥料、翻地、种地、收割地和草打捆、草拆捆等机械化的牧户。有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去周边的乌审旗等地帮助农牧民收割苜蓿、青贮玉米,每年至少收入2万多元,最多时可收入6万多元。
昂素嘎查主任李林山说,我们嘎查张嘎等6户牧民购置了农机具,成立了农机等服务社,不仅减轻了牧民的70%的劳动负担,而且打破了“小而全”的种植习惯,使农牧民种植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现在,全嘎查有50%多的牧民种植机耕玉米200多亩,仅此一项,牧民人均可减少开支2000多元。据昂素镇副镇长介绍,现在镇里采取国家投资与农牧民自筹相结合的方法,购置回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机具148台套,在玛拉迪等6个嘎查建立了农机服务合作社,使全镇农作物送肥、播种、收割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与此同时,为了抓好农机具安全问题,昂素镇党委政府一边组织人员深入农牧民家中、田间地头宣传农机具安全知识,一边利用各种培训班,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进行培训。据了解,近两年,他们共培训农牧民200多人次,而且没有发生一起农机具交通事故。(记者额尔敦 通讯员尉光明、宋俊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