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河套灌区忙灌溉 绿化造林保生态
内蒙古新闻网  11-11-01 12:05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日报  
 

  深秋10月,正值河套灌区秋浇时节,也是水利职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在去往总干渠第二分水枢纽节制闸的路上,未到其处,先闻气势磅礴的涛涛水声,近处一看,引流的黄河水在这里由西向东奔涌向前,站在水闸上,远处目光所及的宽阔水流又恢复了平静。

  总干渠是河套灌溉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黄河“几”字型干流北侧,西起磴口县,东至乌梁素海,全长180公里。担负着河套灌区861万亩农田的引水灌溉任务。临河区双河镇境内的总干渠第二分水枢纽,由节制闸、泄水闸、永济进水闸、南边进水闸、北边进口闸组成。“第二分水枢纽1961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承担着临河区三个旗县310万亩的农田灌溉配水任务,同时还担负着下游350万亩的农田灌溉输水任务”,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宣传秘书科科长何军介绍说:“我们所在的节制闸就像一个能松能紧的水龙头,按照需要调节上游水位、控制下泄流量,让水听咱们使唤”。

  “每年的这个时候最忙,上1天班等于上3天班,24小时备战。累一点儿没什么,主要是人呆时间长了话都不会说,文化生活匮乏,就一个电视,也收不了几个台”。眼前的王佑芝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刚从灌区回来,脚穿高腰水靴,无数的黄泥点子大大小小的“摞”在身上,如果不说不动,活脱脱的一个“泥人”立在那里。“除了量水测水、调水配水、防洪巡堤等日常工作外,我们还担负着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职责”。正如王佑芝所说,在总干渠与北侧的包兰铁路之间,是3米多高的竹柳苗,一眼望不到头。由于河套灌区长期大水漫灌,土壤盐碱化严重,一般的植物生长不了,而这种从美洲引进的新品种兼具竹和柳的外貌特征,经我国专家培育后,特别能适应当地的盐碱土质。沿岸的荒土地又焕发了勃勃生机。

  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办公室副主任杜计才告诉记者,作为总干渠防护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局计划从2011年至2014年利用4年左右时间,在总干渠沿线栽植竹柳1000万株,建设竹柳育苗基地2000亩,届时将在总干渠全线建成一条宽40-50米、密度为每亩300株以上的绿化林带,达到工程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记者 陶文斌 刘国栋 王连英)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