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那仁宝拉格苏木,活跃着一个个“牧民小组”,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牧民小组的成员经常到所联系牧户家中,上传下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最新富民政策宣讲到草原深处的每一个角落,为牧民排忧解难,有效解决了牧民居住分散,信息不畅,办事也费时费力之苦,大大地方便了牧民。这一个个牧民小组被当地牧民群众亲切地称为“草原上流动的党支部”。
“赛努,赛努!牧民小组真正方便了咱牧民!”记者来到额尔登敖包时,特木尔、布和朝鲁、达木仁等几个牧民正聚集在第四组组长宝力道巴特尔家,一起研究怎么把前不久创先争优的情况怎样及时、详细地向牧民传达,还忘不了互相间开个小玩笑,笑声阵阵。说起牧民小组的好处,他们不禁连声称好。宝力道巴特尔介绍说:“我们牧民小组成立以来,组长每月至少入成员户或电话联系一次,传达上级工作部署,小组成员户有什么意见建议或遇到难题,需要集体帮助时,小组组长汇都及时把情况递交给嘎查两委,省得牧民们大老远地聚到苏木开会了。”
如今,牧民小组成为那仁宝拉格苏木牧民活动的新阵地。那仁宝拉格苏木是阿巴嘎旗西北部的一个边境苏木,总面积有5122平方公里,总人口3400人,由于牧民居住分散,召开一次嘎查会议都很不易。为了方便广大牧民,那仁宝拉格苏木针对牧区地域广阔、居住分散、信息闭塞、行政成本较高的现状,努力探索建立基层工作新模式。他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争取牧民意见,提出了在全苏木范围内,建设若干个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互助牧民小组,以此增进邻里之间的友谊,深化牧户协作,促进牧区和谐。同时,实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承包嘎查、联系干部承包小组的工作机制,提高了党委政府各项政策落实效率,增强基层组织工作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以提高生产综合生产能力。
牧民小组设立坚持“就近、方便、快捷、高效”的原则,根据牧民现居住情况,按二十至三十五户为一个牧民小组进行划分,将全苏木11个嘎查815户牧民分成了52个牧民小组,进行分组管理。牧民小组设组长都是由本组牧民中党员和有生产经验,熟悉情况,办事公正,热心为牧民服务,受到群众信赖的牧民担任。他们及时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法规,召集小组的各种会议和组织全组牧民的各种活动,并及时向嘎查委员会反映本组牧民意见、要求和建议,收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杨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