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基层党组织典型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荣旗:抓实民生工程 唱响创争“幸福歌”
内蒙古新闻网  11-11-01 15:56 【字体: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内蒙古阿荣旗以落实民生工程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抓手,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坚持“围绕创先争优抓落实,抓好创先争优促发展”的原则,立足旗情特点,结合各单位各部门实际,推动党组织履职尽责,激发广大党员爱岗敬业,不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体会到创先争优带来的好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全旗城乡共同唱响一曲和谐社会的“幸福歌”。

  完善城乡收入体制,在“增收中”动脑筋。阿荣旗委总揽全局,始终围绕发展主线,多方拓展增收渠道,努力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是大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建立城镇职工稳步增资机制,今年,旗财政新增6668万元用于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津贴标准,并相应提高环卫工人、社区干部和村干部工资标准。鼓励和监督企业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和缴纳“三险”制度,切实解决企业用工和临时用工拖欠工资问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0元,同比增长9.2%。二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持政府主导、项目带动、龙头拉动、政策推动,大力发展十大富民产业,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9.5亿元。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土地流转、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2010年流转土地80.5万亩;累计拍卖“五荒”资源50万亩,筹集富民产业资金3900万元。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投资7.5亿元,实施产业园区、养殖小区、种养基地等现代农业示范项目110个,培育了音河白瓜籽产业园区、莫尔顶农业示范园区、向阳峪松塔沟大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典型。以六合东山屯福海种植、得力其尔杜代沟涌泉打井、查巴奇猎民农机服务等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总数达到410家。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71元,同比增长12.9%。三是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坚持分类施保原则,加强城镇和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各类贫困群体保障标准。扎实开展城乡特困家庭扶贫济困大帮扶工作,着力构建扶贫济困长效机制,逐步将特困家庭纳入帮扶范围,形成大帮扶格局。积极探索建立扶贫联合体帮扶机制,引导村干部、农村党员、致富能手以多种形式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加强住房工程建设,在“安居上”下功夫。阿荣旗城乡建设局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城乡统筹和精心规划、精准建设、精细管理原则,逐步完善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绿化和配套设施建设,满足不同阶层的住房需求。一是加大房地产开发建设力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开发建设”的思路,重点建设标准化住宅小区,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二是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从实际出发,确定廉租住房货币配租和实物配租比例,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廉租房和住宅小区建设,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2011年,阿荣旗计划投资1.17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260套,其中廉租房750套,总面积37200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510套,总面积35000平方米。目前,廉租房建设已完成投资270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50%,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已完成投资3780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60%,该项目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底完工。三是加大农村茅草屋改造力度。加大农牧林区茅草房、板夹泥房、土坯房等危旧房改造,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完成少数民族茅草屋改造和残疾人危房改造70户。

  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在“乐业中”提实效。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总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的理念。实施统筹城乡就业工程,做好就业和创业工作。一是开展就业援助活动。积极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活动。广泛开发就业岗位。切实发挥服务型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二是积极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切实发挥扶持资金作用,确保创业人员稳定就业。2011年,计划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00万元。1-7月份,全旗城镇新增就业90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38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3%。三是认真落实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各项政策,做好“大学生、下岗职工培训”、“SYB项目培训”、“YBC青年创业”等创业培训工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劳动、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的作用,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充分发挥旗、乡、社区三级劳动保障部门作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统计和分析报告制度,及时调整充实劳动力资源储备库。四是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扩大就业。把促进就业与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劳务输出工程,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健全统筹城乡就业培训体系,推行“订单式”培训,建立就业培训网络,促进市场化就业。

  打造环境优美小城镇,在“宜居上”总动员。旗环保局党支部和城市执法局党支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阿荣旗做为自治区唯一的“全国卫生县城”创建城市的契机,始终坚持“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的理念。采取多项措施合力打造现代宜居城市。一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围绕打造现代宜居城镇和生态园林城目标,每年投入不低于1亿元的财政引导资金,加快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重点实施污水和垃圾处理、道路、城镇绿化、公园广场建设等市政工程项目,努力营造良好的居、住、行、娱环境。二是建设美丽的生态环境。按照美丽与发展双赢的要求,大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工程,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河岸绿化,抓好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实施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企业除尘净化、达标排放、建筑施工、噪声治理和监管;构建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平台,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营造文明的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现代理念进家庭、先进文化进家庭、文明习惯进家庭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知荣明耻的社会风尚、平等宽容的人际关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倡导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的社会风尚。深化“民主管理型、服务型、娱乐型、学习型、就业型、平安型”等“六型社区”创建和“警务、法律、劳动保障、社会福利服务、文体、卫生、计生、科普教育、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和群团”等“十进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功能,愉悦群众心情,打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围绕群众整体素质,在“全方位”下力气。阿荣旗旗委书记曹晓斌强调:“创先争优活动,要始终把群众意愿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阿荣旗优先发展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增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让广大群众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一是大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全面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强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2011年投入1000万元,开展标准化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实施卫生监督所办公楼项目,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启用,加快卫生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农村三级卫生网络整体服务能力。目前,全旗共有村级卫生室228个,村级医生288人。共有个体诊所31个,医务室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个,巩固和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成果,切实提高参险比例,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二是大力提高群众身体素质。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掀起群众健身热潮。充分发挥体育场馆作用,加强户外体育运动设施建设,新建标准化小区要有健身场所和设施,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严格执行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质测试标准,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质锻炼。三是大力提高群众的能力素质。巩固教育改革成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均衡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新建、改建校舍3万平方米,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食宿、交通等安全管理,广泛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扩大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公办幼儿园发展规模,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理论“五下乡”活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群众致富能力。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在“疏导上”细琢磨。“天下可畏在于民怨”,群众心情愉悦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创先争优活动就是真正让群众物质上得到实惠,精神上得到满足,诉求得到回应。要大力营造公平、正义、民主的社会环境,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广大群众始终有一个愉悦的心情。一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平安阿荣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确保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以良好的社会秩序为群众创造安全、舒心、愉悦的心情。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大调解格局,在全旗农村、机关、社区、非公党组织中分别开展了“大调解”、“大帮扶”、“大服务”、“大结对”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级调解组织仅2010年就成功调解各类民事纠纷案件5480件,调解成功率达97.5%,148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全旗148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投入帮扶资金800余万元,切实解决了村级党员群众的实际困难。三是强力推进文化大旗建设。抓好博物馆、档案馆项目前期、抗联英雄纪念馆布展、边疆体育长廊和乡村两级文化站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满足城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切实抓好文化、文艺精品创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形式,多出精品,不断愉悦广大群众的心情。(李晓东)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