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莫旗卧罗河办事处龙河村农民戚英明,这几年可是翻了身。9月28日,记者再次来到他家时看到,当年那低矮的茅草屋不见了,12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彩钢房展现在眼前,刚刚收获的180多袋大豆堆放在院子里。老戚满脸笑容,递上的“红塔山”香烟足见这位当年抽每包1.5元“大青山”香烟都接不上流的日子真的变了。
日子好过了,人的精神头也上来了,见到记者老戚打开了话匣子。
2006年一家4口人的戚英明,经营150亩土地,由于管理粗放,一家人劳作一年,去掉国家征收的农业税和村、乡提留的管理费后,自己的收入已是所剩无几。为了省钱,他只能抽价格便宜的“大青山”,好年头两个孩子能换上一套新衣服那真是高兴得不得了。
用老戚的话说,做梦也没有想到,被人们视为皇粮国税的农业税被取消了不算,紧接着粮食补贴、农机补贴、新农合等十几项优惠政策连连出台,科技特派员来指导我们种地,优势重点项目在村里推广了!2007年,老戚家的土地种上了旗政府推广的高油大豆,一下子收入就比过去增加了一万多元,他家的小日子也一天天地抬起头来,先后买来配套农机具,盖起了新房。
日子舒心了,老戚这烟的档次也长了,从“大青山”换上每包7元的“红塔山”。
老戚说:“当年我来这里从尼尔基镇走了3天才到,后来乡里通了客车进城也得一天时间。现在用不上两个小时,出门上车,下车进城。过去一年要在农田里干半年农活,现在只要40天。”
记者看到这几年的龙河村路变好了,电话安上了,电脑用上了,有线电视看上了,吃上了自来水,图书室、卫生室、幼儿园、广场全都有了。
好客的老戚在村里饭店安排我们一行吃了一顿纯绿色的晚餐,小笨鸡,咸鸭蛋,河里新捞的小鱼,过去一直喝散白酒的老戚今天喝上了纯生啤酒。喝高兴了的老戚还给大家唱起了老歌《我们的生活比蜜甜》,他那高八度的嗓门让歌声回响在山村的夜空。(记者 蒋希武 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