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坚持立足实际,创新方法、科学管理,以帮助群众解决最急迫、最困难、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己任,把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好,着力打造稳定和谐、协调发展的新玉泉。
打造服务窗口,加强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玉泉区坚持重基层、打基础、强基石,不断加强基层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了方便办事群众,切实建设好民生工程,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加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加大对市民服务中心的投入力度,把基层工作的重心真正转移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来,由玉泉区市民服务中心承担政府的多项公共服务职能,为广大群众提供面对面的综合服务。目前,玉泉区市政服务中心已进驻单位18家,设立服务窗口25个,配备工作人员82人,可受理86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服务事项。自市政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共办结各类事项73765件,有效解决了审批工作中职能交叉、办事推诿等问题,从根本上实现了便民、为民服务。此外,玉泉区市政服务中心还开展了“季度服务标兵”评选、“创先争优红旗窗口”评选等创先争优活动,并设立了“党员先锋岗”评选,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尊重群众意愿,提高社会管理决策民主程度
“为政之要,在顺民心”。尊重群众意愿,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我们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创先争优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的意见作为决策的前提,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工作的重点。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各级领导干部以“听民之所愿,做民之所需,解民之所急”为着力点,广泛深入农村、社区、居民家中开展基层调研,另在全区窗口单位设立群众评议窗8个、评议箱33个、建议簿40册,向群众发放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卡6000余张,从多方面倾听民众心声,做到尊重群众意愿,不断提高基层社会管理决策的民主程度。
着力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改革创新成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改善民生、完善服务为导向,以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创先争优切入点,努力解决好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创新的成果。一是“生活无忧”。今年我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38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200元人?年。截止7月份,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2955万元,保证让我区低收入贫困家庭生活无忧。二是“老有所养”。我区重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目前已为16个村的8143名失地农民办理了农民养老保险,并已有1865人享受到了养老金。同时,我区前半年还为7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了145.8万元的生活补助金,确保了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安度晚年。三是“居有其屋”。我区在原有12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470套廉租房的基础上,又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康居家园公租房小区,项目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4268户居民居住。可有效解决部分低收入居民住房难的问题。同时,我区还投资1.3亿元对59个老旧小区进行了综合改造,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