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业也从呼包两地向全区各个盟市延伸。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和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在国内颇具影响。鄂尔多斯市、赤峰市、满洲里市的会展业渐露头角,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等地的草原那达慕节、阿尔山的冰雪节、阿拉善盟的金秋胡杨节、通辽市的万人赛马会等以节庆为主的大型活动逐渐形成规模和品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宾客前去游览参观。
“金融造血”,是当代经济领域使用极为频繁的一个词汇。随着内蒙古各中心城市规模、设施的不断扩大、完善,诸多金融机构开始将触角伸向自治区。
“十一五”期间,我区金融业异军突起,金融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从2005年的17.2%,上升到2009年的34.2%,5年年均增长25%左右,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服务业发展平均速度,实现了与工业发展的并驾齐驱。
5年间,共计引进股份制银行6家,外资银行2家,组建财务公司2家,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3家。与此同时,覆盖城乡、功能多样、服务万家的保险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已经拥有28家省级保险公司。作为“十一五”期间的新生事物———小额贷款公司,我区开业户数已经突破300家,覆盖全区95%的旗县区,累计发放贷款489亿元,成为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省区。
“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16915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699.39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483.38亿元,年均增长28.63%。旅游业已经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正视“短板”迎接发展春天
尽管现代服务业务迅速发展,仍有一些“短板”值得重视。有关专家指出,长期以来,自治区经济发展处于工业拉动型,以现代物流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金融业、教育、租赁、商务和居民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上述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发展的潜力非常巨大。
国家实施向北开放战略,加强与俄蒙等国家资源开发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合作,为我区服务业特别是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现代服务业作为非资源型产业和节能环保型产业,将逐步成为企业新的投资热点。同时,我区推动实施富民强区战略,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将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谁拥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谁就占领了产业制高点、市场制高点、竞争制高点。自治区又站在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路口。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4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一声号令,又使现代服务业,承载起驱动自治区经济转型、科学发展的新使命,已铿锵前行……(记者 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