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满洲里市:温馨服务擦亮边城“流动的窗口”
内蒙古新闻网  11-11-03 17:12 【字体: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内蒙古满洲里市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态度、作风和效能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和信任,更传递着中国声音。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满洲里市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立足本职创新载体,以人为本提升效率,用热情周到、温馨细致的服务擦亮了一个个“流动的窗口”,营造了边城开放包容、文明祥和的良好环境。

  欢乐车队掀起文明新风

  一提起欢乐车队,满洲里的老百姓都连声夸赞。成立于2009年已拥有50多名成员的欢乐车队是出租车行业的自发群众性组织,在成立之初就把“爱心传递,情暖人间”作为宗旨,带头支持客运改革,带头转变服务态度,在文明城市创建、双拥共建、救助弱势群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中考和高考欢乐车队都免费接送考生;中俄蒙三国科技展举办期间,组成义务车队接送国内外参展客商和观众;每逢传统节日,欢乐车队队员积极主动地捐献款物到托老所看望孤寡老人,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与边防部队官兵共渡佳节;2010年初在欢乐车队的带动下,全市社会各界上演了一场救助91岁孤寡老人李金蜜的爱心接力。欢乐车队自建立以来,还先后组织开展了“你打一次车、我捐一元钱”向地震灾区献爱心,为患重病“的姐”杨春花募捐等活动,欢乐车队队员在营运过程中经常拾到手机、护照、相机等贵重物品,仅归还失主现金就有两万多元,其中不乏外国游客。欢乐车队队员们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诺言。

  计生服务普惠育龄妇女

  面对日益突出的人口计生工作难题,广大基层计生工作者从抓宣传教育入手,建立人口计生网站,通过传统培训、时尚网络、短信发送等形式实现宣教方式多元化,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和校园,建立人口文化家园、人口文化长廊、人口文化社区、人口文化一条街和婚育文化乐园等,开展“计划生育演唱会”、“独生子女书画大赛”、“婚育新风乐万家”等文化活动,促进群众婚育观念明显转变。在商贸市场、工业园区等流动人口集中地区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19个,率先在城区和流动人口中实施“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通过增强孕妇营养,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免费开展优生四项病毒检测、叶酸发放和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并在物业公司、社区门卫、小区商店、街道卫生服务站等地设立避孕药具“易得工程”发放点;流动计生服务车经常深入到流动人口集中的工业园区、商贸市场进行免费生殖健康检查,拓展服务广角,深受育龄群众欢迎。计生技术服务机构深入基层每年免费完成“四术”近千例,免费发放避孕药具1.4万余人,免费生殖健康普查4万余人。

  巡回审判架起沟通桥梁

  为解决偏远地区群众和企业诉讼不便、接受法律服务不均衡的问题,人民法院延伸审判职能,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在新开河镇及灵泉设立2个巡回审判点,在全市13个社区、3所中学以及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内建立社区法官联系点,发挥审判机关在法制宣传、指导人民调解及便民利民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已巡回审理案件19件,进社区、进校园举办法制讲座百余场。根据当事人因特殊情况不能在正常工作日前来应诉的问题,实现对当事人的诉权保障,建立了“假日法庭”、“预约审判”等工作机制,法院干警经常放入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基层现场取证、调解,切实为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从2010年建立该机制起,在节假日期间开庭50余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理念。

  这些流动的服务窗口,展示了一张张真诚自信的笑脸,透视着党和政府真心为民的情怀,收获着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构建起了口岸边城的一道亮丽风景。(赵云鹏   张萌)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