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积极拓展嘎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的功能,强化服务党员和群众的作用,全力构建活动、培训、信息、服务、培训、娱乐“五个中心”,扎实推进新农村牧区建设。
构建党员活动中心,架设创争“中轴线”。规范了党组织的活动时间、方式和内容,对党员参加活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使党员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围绕嘎查村经济发展重心,谈思路、谋发展,为嘎查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实现了阵地正规化、活动经常化、制度规范化、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增强了嘎查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构建科技培训中心,架设致富“快行线”。依托嘎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远程教育播放点。通过科技培训课堂、专题讲座、科普宣传栏、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市场经济、农牧业科技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培训,围绕推广农牧业新技术等内容,对党员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指导,使党员群众真正学到发家致富的实用技术。2011年全旗共组织党员观看电教片160场次,举办农牧民科技致富技术培训班150场次,累计培训农牧民1.4万余人次,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
构建信息文化中心,架设信息“辐射线”。利用嘎查村务公开栏对涉及农牧业技术知识、农畜产品加工、市场供求信息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信息进行及时公开,定期更新,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及时、便捷地获取相关信息,使活动场所建成为群众了解致富信息的窗口。结合“农家书屋”“草原书屋”建设,设置书报阅览室,配备涉及种植、养殖、法律和科技等方面的图书,免费向农牧民开放借阅,解决了农牧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构建便民服务中心,架设建党群“连心线”。各嘎查村以活动场所为基地,以便民服务点为载体,以解决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为切入点,建立政策咨询、农牧产品营销、农经、农技、劳务输出等一站式服务体制。完善固定时间集中办公和轮流值班制度,积极开展全程代理服务,受理村民申请办理的事项,集中到苏木乡镇及相关部门办理,为农牧民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年初以来,共向群众提供代办证件、法律咨询、联系贷款、收发信件、发布农牧业生产信息等服务3081件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构建群众娱乐中心,架设和谐“风景线”。各嘎查村党支部经常组织农牧民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有条件的嘎查村还建设了体育场,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桌、象棋等文体器材,经常为群众播放一些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先进事迹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影片,寓教于乐,提高了农牧民的综合素质,为广大农牧民在劳动之余提供了一个放松自我、休闲娱乐的场所,加强了村民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村民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乡风文明建设。(王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