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这几年的发展变迁、村容村貌变化都在这里了。”前不久,当记者来到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采访时,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档案员李青旭播放了一段视频,让我们一下子对这个“十佳文明嘎查村”有了非常直观的印象。
“在科右前旗,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还有另一个‘头衔’———档案员。”李青旭笑着告诉记者。这个乡村“档案室”成立于2007年。那一年,大学生村官康红波来到平安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同时,挑起了档案工作这个担子。她在旗镇两级档案业务部门指导下,在对文书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农牧户档案,把全村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每年的种植、养殖、其他各项产业的情况都一一造册建档,为各种补贴发放、承包合同延续、低保评定、办理医保等提供了依据。2010年,她将档案工作的接力棒交到了李青旭的手中。
如今,村档案工作已经成为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的有力抓手。
据了解,3年前,科右前旗选派50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嘎查村。当地档案部门抓住时机,通过与旗委组织部协调,将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落实给50名大学生村官,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大学生村官工作考核之中。几年来,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全旗40%的嘎查村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自治区东部区农村第一个党支部———兴安镇党支部就诞生在科右前旗的巴拉格歹乡兴安村。如今,大学生村官王忠凯就是这个兴安镇党支部旧址的解说员。王忠凯告诉记者:“档案工作与解说工作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让我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知识面,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兴安村的过去和现在,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记者蔡冬梅 通讯员徐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