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村级档案员
内蒙古新闻网  11-12-14 12:09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我们村这几年的发展变迁、村容村貌变化都在这里了。”前不久,当记者来到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采访时,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档案员李青旭播放了一段视频,让我们一下子对这个“十佳文明嘎查村”有了非常直观的印象。

  “在科右前旗,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还有另一个‘头衔’———档案员。”李青旭笑着告诉记者。这个乡村“档案室”成立于2007年。那一年,大学生村官康红波来到平安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同时,挑起了档案工作这个担子。她在旗镇两级档案业务部门指导下,在对文书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农牧户档案,把全村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每年的种植、养殖、其他各项产业的情况都一一造册建档,为各种补贴发放、承包合同延续、低保评定、办理医保等提供了依据。2010年,她将档案工作的接力棒交到了李青旭的手中。

  如今,村档案工作已经成为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的有力抓手。

  据了解,3年前,科右前旗选派50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嘎查村。当地档案部门抓住时机,通过与旗委组织部协调,将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落实给50名大学生村官,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大学生村官工作考核之中。几年来,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全旗40%的嘎查村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自治区东部区农村第一个党支部———兴安镇党支部就诞生在科右前旗的巴拉格歹乡兴安村。如今,大学生村官王忠凯就是这个兴安镇党支部旧址的解说员。王忠凯告诉记者:“档案工作与解说工作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让我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知识面,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兴安村的过去和现在,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记者蔡冬梅 通讯员徐春阳)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