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认真按照《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要求,不断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为推进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个提高,增强党员学习主动意识。一是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实用性。以“两条腿”走路为培训理念,做到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和致富能力提升并重,在抓实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同时,积极开展实用技能、劳动技能培训,培养党员致富能手和致富带头人289名。二是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趣味性。在课程内容设置和授课形式上求突破,将培训内容融入论坛、辩论、参观等形式中,让每一位学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三是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带动性。由党支部牵头组织党员结成“一带一”党员互助学习对子,由骨干党员带动普通党员共同学习提高。分批次重点培训带富能力强的党员,发展了玉米制种、獭兔养殖等一批易于推广的富民产业,2011年培训党员骨干13批,让党员们看到教育培训带来的变化。
三式培训,形成教育培训互动局面。一是自选式点题。各级党组织在实施培训前采取调查问卷和下发征求意见函的形式,广泛征求学员的意见,依据党员需要和培训任务,经过上下结合、反复酝酿,合理确定培训课题。二是对话式教学。党员集中培训时,采取讲师与学员问的对话教学,学员课堂提出问题,讲师作答,边学边问、一问一答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培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开放式课堂。改变传统的集中封闭式教学模式,科学分析基层党员的自身特点和接收能力,把课堂设置在和培训内容密切相关的田间地头和工作一线,让学员在实地观摩中受到启发,在第一现场接受教育。加大嘎查村级图书室建设力度,不断充实图书种类和数量,让党员带任务去学习,实现了培训由主导向引导的渐变。
三级落实,建立党员培养联动机制。一是分层落实责任。旗委组织部负责全旗的党员培训的统筹和指导,年初制定下发党员教育培训年度计划,确定目标任务。旗委党校、人事、宣传等部门、单位为党员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苏木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负责本地普通党员和辖区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嘎查村级党组织负责集中召集党员学习和组织党员接受远程教育工作。二是分级确定教员。规定党校讲师及旗直单位实职副科级以上的党员领导干部原则上均为党课教员,授课对象是所辖机关、学校和包扶嘎查村的党员,教员结合实际确定授课选题,每年授课不得少于2次。旗委抽调部分优秀嘎查村党支部书记、技术能手、乡土专家在苏木乡镇进行授课。三是分类进行培训。对不同类别的党员分别确定不同的轮训责任主体,采取以集中培训为主,分散自学为辅的方式进行轮训,时间一般不少于20课时。2011年举办党员创业培训班,依托光明村胡萝卜协会、永胜村肉牛养殖协会等经济组织制定创业项目35个,举办技术培训47场次,确定培养对象600名。举办嘎查村级书记集中培训班、主任培训两次,分蒙文、汉语两个类别进行,共培训嘎查村书记、主任448人次。加强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年内共寄送学习材料381份、发送手机短信100多条。(郭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