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钦大妈现年60岁,是西乌旗巴拉嘎尔高勒镇白音敖包图嘎查禁牧户,女儿正在上大学。
2006年时,由于家里没有劳动力,再加上草场退化严重,仁钦大妈便带着女儿搬到了旗府所在地巴拉嘎尔高勒镇,因为家里没有牲畜,近几年就靠出租仅有的1240亩草场为生。
“带着女儿搬到旗里后,我们就在这里租房子住。一亩草场4.5元,一年的租金是5580元,再加上一年的低保金2400元和3933元的养老金,家里一年的收入是11913元。我女儿2009年考上了大学,家里挣的那点钱根本不够交学费,有段时间我就去给人家带孩子,但还是不够,所以就给孩子申请了助学贷款,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仁钦大妈对前几年的生活作了这样的总结。
今年,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后,仁钦大妈家里的草场也纳入到了禁牧区。“我家的草场全部被划到了禁牧区里,我想这下没了租金,我和女儿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可是没想到事实正相反!”说到这儿,仁钦大妈爽朗地笑了起来。记者按照仁钦大妈家的情况算了算她家2011年的收入情况:1240亩草场,按禁牧草场每一亩补贴6.36元,应得7886.4元,但按照每人保底补贴5000元的标准,仁钦大妈和女儿实得禁牧草场补贴1万元。同时,按照西乌旗对禁牧区实施的为期5年的助学补助、养老补助、创业补助和转移就业岗位补助的四项优惠政策,像仁钦大妈这样年满60周岁、已参加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的禁牧区老年人,从今年开始,她每个月还能多拿到300元的养老补助金。她的女儿每年还可以领到禁牧区全日制牧民大学生6000元的助学补助。全算下来,今年,仁钦大妈家在享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之后全年的家庭收入是25933元,比以前的收入整整多了14020元。
“多了一倍还多哪!今年我一下就把姑娘的助学贷款给还清了。”仁钦大妈红光满面地说。
据悉,禁牧措施已在西乌旗586万亩的草场实施,配套的补助奖励机制将惠及5个苏木镇、48个嘎查的8365人。(记者乌日图 巴依斯古楞 通讯员经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