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份突泉县撤乡并镇以来,原太东乡、溪柳乡同时并入突泉镇,合三为一的突泉镇总面积达到606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达到10万人,行政村达到41个。面对辖区总面积的扩大,人口的增多,摊子的变大,工作任务的提升,突泉镇党委、政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依托各自优势,创新发展思路,融洽干群关系,采取得力管理服务措施,加强组织建设,使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镇老百姓的高度认可。
科学合理的服务机制让辖区百姓拍手称快
“前几天,我办了一个准生证。原以为撤乡并镇后得走50多里地到突泉镇里去办,在和村干部唠嗑才知道,到原太东乡就能办,那里有突泉镇驻点办公点,得到这个消息后,我高兴的来到原太东乡里,找到了计生工作人员很容易的办理了准生证。真没想到,这撤乡并镇不但没有影响到我们老百姓办事,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还特别好”突泉镇(原太东乡)东合村村民高玉红对记者有感而发。
突泉镇、太东、溪柳三乡镇合一后,突泉镇党委、政府一班人采取走下去到村屯调研倾听民意、坐下来探讨研究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经过深思熟虑后,该镇以服务职能不弱化、服务热情不降低、服务质量有提升为目标,确立了分片管理、驻点办公的管理模式。“两乡一镇”合并后的突泉镇,乡村经济借中心镇区位、交通等有利条件蓬勃发展、城乡一体化不断提速的同时,相应也出现了辖区内边缘村距离镇政府较远,村干部及农民群众到镇政府办事路途比较远、成本比较高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在撤乡并镇后还能继续给农民群众带来优质、高效的服务,该镇采取在原太东乡、溪柳乡政府所在地驻点办公的方法,在驻点办公处下设直接面对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负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让撤出乡的偏远村屯不留服务空白和死角。面对这种既符合国家政策又有利于服务群众的管理模式,当地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简明高效的管理模式让干群形成良性互动
撤乡并镇后,乡镇主官合一,党政交叉任职,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明撤暗不撤、干部思想大波动等现象。为了避免撤乡并镇处理不当带来的负效应,突泉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采取以党组织形成分片区,实行分片管理。在原突泉镇、溪柳、太东设立三个党总支。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由该镇两名副科级领导兼任,原突泉镇、太东、溪柳的党委委员任支委,分别负责分管的相应工作。这种社会管理到位,服务群众便捷的机构设置,让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群众思想情绪稳定。简明高效的机构设置在突泉镇成功实行,使辖区内出现了“该在哪上班、还在哪上班、该去哪办事,还去哪办事,该找谁办事还找谁办事”的稳定、和谐新局面。
优势品牌的资源共享让区域更具蓬勃生机
有挑战才会有机遇,有整合才能促发展。“两乡一镇”合并后的突泉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太东金三角香瓜、溪柳大蒜等各种享誉区内外的品牌,在突泉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便利、市场容量大等资源优势上得到有效整合,克服了过去乡镇规模过小,经济基础薄弱,小城镇形不成规模,发挥不了辐射功能等弊端。目前,合并后的突泉镇不仅抓住了集中“两乡一镇”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新机遇,而且也为全镇城镇规划建设和农牧业产业化特色、规模效益的进一步扩大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据悉,下一步,突泉镇还将借助农业产业化资源优势,在突泉镇城郊村建立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让全镇的老百姓都鼓起钱袋子。(任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