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通改造多条道路
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打通赛汗路、校园路等30条道路,渠化富强路与青年路交叉口等20处路口。加快“五横八纵”骨架路网建设,推进包钢西路等22条道路建设,实施钢铁大街、黄河大街等36条道路拓宽、绿化等综合改造,选择有条件的路段建设休闲绿道。继续抓好美化、亮化工程,亮化民族东路、阿尔丁南大街、文化路两侧建筑,规范设置城市出入口、火车站、飞机场等重要节点的店招牌匾。加快构筑城市现代交通体系,全面完成G6高速公路包头段扩建项目的征拆工作,加快实施110国道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积极推动省道211线、省道104线一级公路和包头至石拐一级公路建设,完善市域一级公路体系。加快推进城市轻轨项目和机场迁建前期工作。
年内完成投资1690亿以上
充分挖掘各行各业的投资需求,深入谋划扩大投资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全年组织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07个,年内完成投资1690亿元以上。全年组织实施工业项目310个、商贸流通项目92个、农牧业项目42个,三次产业项目占到项目总数的55%。
启动钢铁大街两侧地块改造
全面启动钢铁大街两侧原军分区、金融大厦、少年宫、图书馆、职工大学和赛力特尔等地块改造工程,加快重点区域改造开发,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突出打造“三基地、六园区、九中心”的物流产业发展格局,下大力气引进和建成几个规模大、档次高的物流园区,力争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突出抓好重点商务区项目,推进维多利、包商大厦等城市综合体建设。
鼓励发展新型服务业,引导信息、研发、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家庭服务业加快发展。
拆除包钢1-4号焦炉
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管理,积极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严格项目准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关闭淘汰、易地改造和就地治理一批污染企业,确保“三片两线”综合整治有较大突破。拆除包钢1-4号焦炉,加快华业特钢、明拓集团新厂区建设,实施大安、吉宇钢铁技术改造,鑫恒焦化转产改造等项目。加快污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管网建设,推进东河东污水处理厂和北郊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快西郊、万水泉和九原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内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2万吨以上。
新建改扩建30所公立幼儿园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30所公立幼儿园,有效缓解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造40所农村牧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重点解决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学生住宿困难、教学设备短缺等问题。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落实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强化校车安全。全面完成校安工程三年规划任务。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快职教基地建设进程,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完成6所职院搬迁工作。
为群众办12件好事实事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万人。
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认真落实相关补贴政策,全年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23万人。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
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各类从业人员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
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内报销比例。提高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为重点优抚对象每人每月增加20元抚恤和定补费。
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五保户供养标准,发放低收入老人高龄津贴。
为环卫一线工人提高月工资水平200元。
加强对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员、低收入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工作,完善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实施健康水工程,新增受益群众10万人。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1500户,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0892套,帮助更多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困难。
加强对交通、矿山、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强化应急救援机制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积极推进全社会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认真落实稳控物价各项政策,切实加强市场物价监管,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强化粮食安全意识,组织实施放心粮油工程。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抓好专项治理,构建长效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让放心食品、药品走进千家万户,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记者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