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内蒙古东河区党委政府如何更好地关注民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的经验和下一步的打算是重心下移,事权下放,民对民服务群众。
去年以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东河区四大班子领导同志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近50%的村、社区进行调研,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方便千家万户,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白姓心上,用实际行动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着力点在基层。东河区委、政府把村、社区建设纳入全区民生幸福工程之一,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包头市委常委、东河区委书记许文生介绍说,以村、社区干部为例,目前人均月增工资300元,有46名优秀的村、社区干部享受到事业单位工资待遇。下一步合计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重心下移、事权下放、面对面服务的意见,切实增强“三服务”(上级服务下级、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进一步巩固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发挥表率作用,全面推进村、社区建设工作,为实现富民强区大目标凝聚大合力。
重心下移就是把工作重点和着力点放到村、社区。副科级干部每周不少于4个工作日,镇、街道主要领导每周都要巡查村、社区工作,及时发现、总结、完善工作制度。
事权下放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逐步下放只能部门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相关职能和事权。每个村、社区都要建设综合服务大厅,原则上镇、街道直接面向群众的相关职能和事权都要下放,既方便了群众,又强化了村、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面对面服务就是要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针对群众的需要开展定想、定点、定人的服务,提高服务的成效。目的就是把“八个一线”工作落实好,把干部推向一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村、社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到2013年每一个村、社区根据工作需要,都要拥有一支20-50人相对稳定的有文化、素质高、乐于并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团队。村、社区工作者要主动参加社会工作者学习培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到2015年全部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切实发挥好自身的积极性。同时,农村与社区要加强交流合作,建立互帮互助机制,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工作新格局。(宋阿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