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农村牧区科普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农村的科普氛围仍不够浓厚,农闲时,进行学习的较少,对伪科学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伪科学、迷信愚昧活动和邪教的蒙蔽和危害。科普投入不足,科普硬件设施匮乏,主要表现为科协科普专项经费较少,科普阵地建设滞后,有的地方尚无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镇办、村图书馆(室)的科普书籍不多、不全,有些地方科普培训缺乏固定的场所和资料。农村牧区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志愿者力量不强,部分农村第一线的农技推广单位失去了职能作用,作为农村科普主要力量的农技推广队伍日益萎缩。
如何加强我区农村牧区科普工作,用先进的科普知识武装农牧民。政协委员建议:农村科普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也是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牧区科普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要加强基层农村牧区各级干部的科普教育、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在人员安排、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为农村牧区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农村牧区科普工作的开展要以广大农村牧区为阵地、所有农牧民和农牧业科技工作者为对象,农村牧区科普人员要融于广大农牧民群众中,要坚持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重点要抓好农村“四个一”工程建设,即在所有的行政村建一个科普活动室、一个科普宣传栏、培养一个科普宣传员、配备一个农业指导专家;要加强以网站、电视、电台、报纸、专栏、讲座等为主要形式的科普宣传阵地的建设,扩大科普宣传的点和面、增强科普宣传的影响力和亲和力。(记者 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