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两会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别让百姓成为“吸尘器”——代表委员热议PM2.5
内蒙古新闻网  12-03-02 10:52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资料图(周咏缗编制)

  1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委员陆续抵京。北京城里,天气灰蒙蒙的。上午10时,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显示:位于西二环的“车公庄”监测站PM2.5小时浓度数为:163微克/立方米。

  PM2.5,这种近半年才广为人知、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引起了出席今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及时公布PM2.5数据,有利于更好地指引公众健康出行”

  2月29日,一则消息引人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把PM2.5监测纳入国标,与国际接轨。

  网络评议认为,在两会召开前公布这个标准,除了出于改善环境的目的之外,还有及时回应民意,听取意见的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北京的天经常被雾霾笼罩。情况严重时飞机无法顺利起降、高速公路关闭,网友戏称北京为“雾都”。PM2.5往往就是雾霾的“元凶”。

  较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因此对健康的危害更大。北京公布了PM2.5的有关数据,在此之前,有些省市也公布了PM2.5监测的数据。环保部对提前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问题已经做出全面部署。

  前来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及时公布PM2.5监测数据,有利于更好地指引公众健康出行。针对不同的空气质量状态,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危害。”他同时表示,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出来后,还配套一个新的AQI评价方法,这个方法是和国际接轨的,会说明应该怎样来自我保护。

  民主党派也同样高度关注PM2.5。今年两会,致公党中央专门带来了一份关于积极应对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提案。提案建议,“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确保在新国标生效前实现全国各地都有能力开展PM2.5等新指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

   “PM2.5的问题反映了群众对蓝天白云的新要求”

  “蓝天”为什么不蓝?PM2.5引发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今年2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听取基层群众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说,PM2.5的问题反映了群众对环境质量、蓝天白云的新要求。我们的监测标准要逐步与国际接轨,监测的结果要与群众的感受相一致。

  去年年底召开的第七届全国环保工作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PM2.5监测的时间表:今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将率先开展PM2.5监测,到2016年将推广到全国,也就是说,在“十二五”末,我国将全面铺开对PM2.5的监测。

  有人质疑,灰霾天气这么严重,为什么还要等到4年之后才实施新标准?周生贤给出解释:“2016年1月1日是新标准在全国实施的关门期限,而不是指新标准要推迟到那时候才开始实施。”专家指出,从PM10标准过渡到实施PM2.5标准,是各国综合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污染现状情况下的产物,均经历了长期的准备阶段。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宣誓
设施农业开启中国北方新“春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