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两会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涨"字背后有何蹊跷?——代表委员解析物价"三大矛盾"
内蒙古新闻网  12-03-04 22:21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涨”字背后有何蹊跷?——代表委员解析物价“三大矛盾”

  (“新华视点”记者刘元旭、刘敏、王海鹰)

  “发烧”的肉价、“高企”的菜价、“跟涨”的大宗商品、“待涨”的水电油气……当前物价虽已“高位回稳”,但“控物价”形势依然严峻。

  粮食丰产,食品却领涨;产品提价,企业仍喊亏;两头诉苦,中间直喊冤——面对扑朔迷离的物价矛盾,代表委员们寻根究源、建言献策。

   “粮食丰产了,食品却领涨”——如何减轻百姓“餐桌负担”?

  “排骨一个月一个价,最高时每斤涨到30多元,菜、米、肉也赛着跑上涨,口粮开销占工资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了。”说起“一日三餐”的花费,北京西城区居民张秀英直叹“太贵”。

  在新一轮物价较快上涨中,食品价格被视为“领头羊”,让百姓感觉“餐桌负担”越来越重。

  全国人大代表、纺织女工张晓燕深有感触地说,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消费主要花在“吃”上,感受更明显。“现在早饭吃一碗馄饨和一套煎饼果子要八九块钱,比前几年涨了一大截。”

  央行发布的2011年第4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68.7%的居民认为,当前物价“高,难以接受”。

  百姓感受背后有统计数据支撑。去年8月以后物价涨幅虽然开始回落,但全年5.4%的涨幅仍远超年初4%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

  令人费解的是,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为何食品价格仍大涨?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委员认为,“表面上看农业丰收了,食品价格不存在大幅涨价的基础条件,之所以出现急剧攀升,与去年的投机性炒作、一直以来粮食生产结构性弊端,以及调控预警相对滞后都有关系。”

  那么,如何为百姓餐桌“减负”?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委员认为,“控物价”与“增收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要避免中低收入群体陷入“收入跑不赢CPI”的尴尬。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减轻普通百姓的生活压力。

  “政府还要完善市场调控和监管,消除季节性、结构性农产品短供,严防投机炒作。”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委员说,“同时还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代替散户种养模式,提高供给能力和竞争能力。”

   “产品已提价,公司仍喊亏”——如何减压企业“成本上涨”?

  涉足食品行业的天津华明集团董事长刘乃兰委员已年近七旬,她常常逛菜市场,也感觉当前物价偏高,她道出了“成本上涨”刚性拉高物价的无奈。

  “糖价从十年前每吨1000多元涨到4000多元,另外人工、水电等其他成本也在上涨,食品厂生产的冰激凌出厂价虽提高三四毛钱,但依然利润微薄。”刘乃兰委员说。

  对于成本推动,青岛即发集团董事长陈玉兰代表也深有同感。她说,作为一家主营纺织服装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去年仅用工成本就增加20%。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宣誓
设施农业开启中国北方新“春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