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两会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述评:中国仍将进步——“换届年”的积极信号
内蒙古新闻网  12-03-13 09:01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2012年两会闭幕在即。这是本届政府任期内最后一次两会,也是中共十八大召开前中国最重要的一次政治会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关心中国发展的人们从会议上得到了丰富的信息。

  这次会议上,作为全球经济引擎之一的中国,其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下调。这在世界经济滑坡的背景下,引起了一些人的忧虑。中国的答案是,这既是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也是为了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谋求更长远、更优质的增长。显然,这个指标仍然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最高增速,而且是与民生改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环境生态保护等多个目标并驾齐驱的,并有具体措施的支持。

  “从这次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中国经济不仅会增长,增长的质量也会有一定的提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理事长马秀红说。观察者普遍认为,这个调整,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从长远看,将减轻世界资源环境压力,扩大终端消费品和服务的进口,创造国际就业机会,实现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因此,它得到了世界舆论的欢迎。洛杉矶时报网站说,在中国,这向中央和地方决策者发出了一个信号,必须更加平衡地发展。日本《朝日新闻》说,从长期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应该会对国际经济产生正面影响。

  两会传递的另一个信号,就是中国是稳定的。这个情形当然首先是全球投资者都乐意看到的。当今,世界多个地方出现动荡,但中国一直秩序井然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稳步前行,经济年均增长10%,没有稳定的环境是做不到的,而这也为中国继续保持增长奠定了基础。

  的确,中国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出现了一些群体事件,这无碍中国大局的稳定。中国保持稳定的因素有许多,比如中共的执政基础是强大而巩固的,人民对改革开放是真心拥护的,中国的增长和繁荣是现实而可期的,人民是通过经济发展得到了实惠的。

  这次会议对进一步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就业、社保、医改、楼市调控、社会管理、食品安全等,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体现了以人为本。

  同时,中国还表示大力推进民主,保障人权。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中国将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尊重和保障人权”则写入了提请审议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这些有利于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仍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民众也有不满意。外界也担心中国会步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增长不可持续。两会召开前夕,恰逢邓小平南方谈话二十周年。会前,国内深化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会中,推进改革成为两会现场出现频率最高、触及面最广的话题之一。这表明,走过30多年,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不进则退。因此,深化改革的共识,是会议传出的又一个强烈信号。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那么,享受了三十多年改革红利的中国,下一步怎样突破改革过程中的瓶颈,克服新问题和新矛盾,获得新动力与新资源,争取新创造和新发明,就成了决定中国未来的一大关键命题。

  今年的两会上,中国再次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号。世界上,这些年来总是有人在说,中国强大了,就要穷兵黩武,就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就要掠夺全球的资源。对于这些,中国领导人在两会上再次作出了回应。中国还是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百位左右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要立足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即便强大了,也不会称霸。中国“不妄自菲薄,也不好为人师”。今年2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访美国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这种求同存异,寻求持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体现了大国的胸怀,以及清醒的认识。

  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是中国要继续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中国称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探索了三十多年,总结出了丰富经验。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所说,“办好中国的事情,要立足中国的实际,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回首三十年,应该看到,这条道路给中国带来了增长和繁荣,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也让中国融入了世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今达20%以上,这使得世界的增长和繁荣离不开中国。只要走这条路,中国就有把握在应对挑战中抓住机遇。在世界发生金融危机后,中国这条道路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它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正面评价,正如孟加拉国驻华大使孟什·法兰兹·艾哈麦德在旁听两会时说,“我看到了进步中的中国。”

  是的,中国仍将进步,这一点不用怀疑。应该说,今年两会的举行,为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使世界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在几个月后、一年以后乃至五年、十年之后及更长时间里的发展变化。(记者黄歆 牟旭 叶前 朱薇)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宣誓
设施农业开启中国北方新“春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