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12年全国两会 > 两会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内蒙古新闻网  12-03-14 16:08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拿到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意见,全国人大代表赵林中说“自己眼前一亮”。

  他注意到,报告有9处重要修改。其中第8处的修改意见是:报告第三部分“2012年主要任务”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段,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一句后面,加上了“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这句话在文件打印时被加粗加黑。赵林中指着这句话,提高嗓门对记者说“加得好!”

  在赵林中看来,虽然增加的只有12个字,但说明中央政府在做好群众工作的认识上和代表们有共识,重视和尊重民意。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解释这样的修改原因时说的,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为了“充分反映民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过去几天的讨论中,提起信访,代表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为什么信访、不信法?为什么信上、不信下?”……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朱勇说,修改前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信访工作时,只有“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这几个字。

  讨论中,很多代表认为,当前基层社会矛盾比较复杂,群众还有许多不满的情绪,仅仅说“改进和加强”,力度还不够,不足以疏导群众的不满情绪。有不少代表认为,应该将“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担任安徽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前,朱勇在安徽省信访局做了4年局长。在他看来,一些群众上访,有的确实是政府工作没做到位,或者是政府也做了工作,但群众还不满意,还有困难。群众的不满和困难需要有一个渠道来疏导、反馈,得有人听他们的不满和困难,继续解决群众的难题。所以要建立一套机制,让群众畅通地表达他们利益诉求。

  朱勇说,代表们的这个意见被采纳,说明政府重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承诺要建立解决问题的渠道。

  赵林中也认为,与修改前只有“改进和加强信访工作”相比,新增加的12个字预示着政府在原有信访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有新的机制和举措来维护群众的权益。

  赵林中说,既然政府有决心提出要建立渠道让群众表达诉求,那么之前就应该做大量的基础工作,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真正做到老百姓的难处有人听,有人管。

  5年来,赵林中向大会提交的建议中,总有一条是推广“枫桥经验”。作为公安部特约监督员,赵林中的一个联络点是浙江省诸暨市的枫桥镇。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枫桥就形成了一套解决群众矛盾的机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在赵林中看来,这套经验至今还在发挥作用,核心就是基层政府要建立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化解群众矛盾。

  此次大会期间,朱勇专门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的建议,特别提到如何化解群众的不满和矛盾。

  朱勇建议,司法部、国家信访局等部门要推动建立健全大调解组织网络,整合有关方面力量,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工作。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朱勇还建议,应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工作,推动劳资纠纷、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矛盾化解工作。解决好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调解队伍、调解平台建设和经费保障等实际问题。防止因决策不当产生社会矛盾,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在朱勇看来,新增加的12个字意味着政府要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建立正常的沟通制度和联系渠道,及时了解群众诉求,防止因投诉无门而向社会转嫁和宣泄。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成志说,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各级政府也很重视信访工作。解决群众的难题,各级政府一定要按法律办事。虽然中央政府提出健全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但在实践中,各级政府的认识可能还有待逐步提高。

  朱勇也认为,各级基层政府要把解决人民的诉求当做大事来抓。

  马志成说,做群众工作就不能站在群众的对立面,要换位思考。就像中央一直强调的,“我们发展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记者崔丽 刘世昕 原春琳 张国)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宣誓
设施农业开启中国北方新“春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