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事不知道上哪屋,现在可真是太方便了,而且他们的服务态度也非常的好啊”。3月6日,正在领取残疾证的科右前旗归流河镇北民合嘎查新发村今年63岁的肢残老人林海森由衷地说。
这天上午,踏着早春的第一场雪,笔者驱车来到科右前旗归流河镇“双服务中心”,虽然外面下着小雪,路很滑,但仍可见三三两两的农牧民来这里办事,林海森老人就是搭载别人的四轮车来到这里的。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归流河镇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拓宽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渠道。2011年7月,他们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了300平方米的“双服务中心”,并正努力把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窗口、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舞台。
“少进一道门,少操一份心” “因大病住院涉及金额数额巨大的低保户,在我们这里履行报销手续后,可凭借报销单据和住院单据,再到民政部门申请大病救助。在双服务中心,涉及群众的民生问题都能有个说法”。镇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李国庆介绍说。
截止目前,归流河镇民政、残联、社保、合作医疗、林业、土地规划、农保、医保等部门已全部集中到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集中式”审批,老百姓办事“少进一道门,少操一份心”,不再像以前那样往返奔波于多个部门,因为涉及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都可以在服务中心完成。
“农村兄弟动嘴,乡村干部跑腿” “大爷,凡是您别想太多,每天都开心快乐,您就能长寿。”这是镇残联理事长、党员刘玉霞给残疾人做心理疏导时的一个场景。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民生,归流河镇党委政府抽调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着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服务队伍。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实施了首问负责制、投诉举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公开办事制、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群众、企业评机关”双评考核办法等项制度,而且所有制度全部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另外,中心还配备了报刊杂志、书写台、笔、纸、饮水机、休息椅等服务设施免费提供给群众使用。
3月6日上午,归流河镇北民合嘎查四社社长王丽明就来到服务中心。本村村民杨久红的合作医疗本上写错了家庭成员的名字,他找到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人员把名字改了过来。
目前,通过“双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归流河镇的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服务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在这里,随处可见“农民兄弟动嘴,乡村干部跑腿”的感人现象。(崔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