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深入开展以“下农村、进社区、驻企业;解难题、惠民生、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目前,市县两级共选派近9000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强化组织、推动发展、维护稳定。
双向联动,增点扩面全覆盖。一是市县两级双联动,参与部门全覆盖。市委直接选派1050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抽调人员涉及到全市各直属机关、企事业、人民团体和中央、自治区驻包单位;各旗县区共选派县科级干部和在职党员7300多名深入基层,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使市县两级所有部门、单位、企业和驻市(县)单位都承担下基层工作任务,形成全市参与的工作氛围。二是城市农村双联动,基层组织全覆盖。包头市将下基层活动的面由农村牧区拓展到城市社区,实现全市所有嘎查村和社区定点帮扶的全覆盖。三是党员专家双联动,行业领域全覆盖。在抽调党员干部下基层的同时,抽调文化、教育、医疗、农牧等1000多名专家到农村牧区、城镇社区、中小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多种形式的下基层服务活动,进一步增点扩面,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三管齐下,督查指导全介入。一是督查指导组“面”上督查。市委成立了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督查指导组,对市县两级下基层活动情况进行督查,每季度进行通报。对工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单位、个人进行通报,对通报整改不力的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要进行约谈。二是领域工作组“线”上督查。市委成立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非公有制企业、街道社区、支教、支医5个领域工作组,专门印制了各领域下基层干部帮扶工作台账,每季度对本领域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情况进行通报。三是旗县区“点”上督查。各旗县区在做好本地选派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的督查指导工作以外,对上级部门派到嘎查村和社区的干部到岗工作情况、帮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点督查,保证下基层活动见到实效。
四评引领,考核评价全方位。一是目标评绩。将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情况纳入各地区各部门领导班子实绩考评范围,督促帮扶单位履职尽责。二是党建评责。结合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鹿城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把旗县区开展下基层活动成效作为旗县区委书记基层党建责任述职的内容之一,并要求市直属党委围绕开展下基层活动情况进行书面述职。三是工作评实。根据党员干部下基层工作开展情况,分领域评选和树立下基层活动先进典型,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四是群众评效。本着让群众评议、让社会收益的原则,市委将在年底统一组织对下基层干部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表,由各旗县区和各受帮扶嘎查村、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组织群众对下基层干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记入本人档案。
五力并举,帮扶解困全推进。一是给力扶贫帮困。把扶贫和解决问题作为下基层活动的重中之重,市扶贫办选派200名党员干部深入相对贫困嘎查村,通过落实扶贫项目、争取帮扶资金,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4亿元,惠及农牧民21.5万人。二是给力农村发展。市委选派了200名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指导员,帮助嘎查村理清发展思路,争取发展项目,协调发展资金,促进农村发展。市农牧业局选派100名支农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广大农牧民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举办蔬菜、马铃薯种植、奶牛肉羊养殖等主导产业专题培训班。三是给力社区建设。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市县两级选派县科级后备干部定点联系每一个社区,协助社区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在创新社会管理中丰富下基层活动实践内涵。四是给力民生服务。市卫生、教育、公务员局开展支医、支教、支农、扶贫以及专家服务基层等对口帮扶活动,带动资金、技术、设备、信息等要素向基层流动,帮助基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土右旗开展了“四进家门”(即群众评议进家门、解决问题进家门、政策宣讲进家门、帮困带富进家门)活动,下基层的党员在289个行政村为广大群众解决具体问题7521个。五是给力固本强基。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下基层活动了重要目标之一,要求下基层干部从加强组织建设、理清发展思路和提供资金项目等方面,帮助破解薄弱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难点问题。青山区实践了基层党组织“5+1”结对互帮模式,每个村党组织由社区、机关、学校、两新组织、驻区单位5类党组织结对互帮,实现资源共享、制度共建、载体共创。(包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