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站在人均GDP向10000美元跨越的历史门槛,当未来各国各地区的竞争从“轻量级”进入“重量级”,当铺天盖地小企业难以抵挡日益复杂的全球化风暴,当资源、能源、环境等要素日益逼仄,浙江亟须做强做优一批大企业,如大树般顶天立地,指引方向、遮风挡雨,亟须培育提升一批大产业,如森林般系统强大,能调节气候、抵御风险、滋养水土。
跻身500强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的分析报告,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浙江占46家,列省区市第4位;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浙江占78家,中国服务业500强中浙江占78家,均居省区市第1位。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90家落户浙江。
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10年全国500强民营企业,浙江占180席,居省区市首位。同时,浙江国有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也位居前列。2009年浙江国有资产总量居省区市第4位,净利润、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净资产居省区市第5位。去年我省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5074.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899.5亿元,其中有3家企业超千亿。
2011年7月7日,浙江物产集团以2010年度200.01亿美元(平均汇率1∶6.7692)的营业收入排名世界500强第483位,成为我省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作为浙江首个世界500强、业绩仍在不断增长的国有企业掌门人,胡江潮习惯于越过当下,看得更远一点。
今年1-3月,尽管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14.7%,但利润同比却较大下滑。“国内宏观经济处于低速增长周期,世界经济处于衰退周期,经营成本高企、钢铁全行业亏损、处于重组调整周期,企业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周期。”胡江潮连用好几个周期来形容当下,欣慰的是,从3月份开始,恢复性增长的通道已经打开。“物产同时面临着大考和机遇。”
2012年的月历已经翻到了5月,胡江潮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到辽宁营口港,与当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谋划建立东北地区物流平台;去内蒙古鄂尔多斯,寻求集团旗下民爆产业的新拓展;而他最看重的是近期集团上下对转型升级突破口的研究。
正如他所说,浙江物产,这艘现代流通航母,又一次站在超越自我的关键期、阵痛期、窗口期。
而创新,将是又一次扬帆起航的不竭动力。
服务集成重塑新渠道
在“钢都”迁安市新杨柏路西侧,占地1000亩的浙江物产(迁安)国际供应链物流基地正在火热的建设中,6月即将开张。
该基地由浙江物产控股、联合5家钢厂投资建设,集采购、仓储、中转、加工、配送、报关、物流质押、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多功能于一体。这是浙江物产在全国布局生产性服务业平台群的又一枚重棋。
“通过与上游钢厂、煤矿、石化等生产企业和下游加工制造业企业的战略合作,我们着力打造从上游原材料采购、中间物流加工配送与金融及信息服务、一直到下游产成品国内外分销的供应链、产业链集成服务模式。”胡江潮说。
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是物产历史上的又一次化学裂变。
经历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的老物资人,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大型制造商开始建设自销体系、来自民营流通企业的竞争加剧、国外生产资料“大鳄”加速进入,国有物资企业步履艰难,经营萎缩,市场份额从30%一路下滑到不足10%,许多国有物资企业纷纷转产或面临倒闭。“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就是在这样异常艰难的环境下由原浙江省物资局脱胎而生。
逆境中迅速成长并进入中国500强的浙江物产在2004年再次触碰“玻璃天花板”。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单纯依靠买进卖出赚取时间差、空间差、批零差差价的经营方式,日趋微利化、弱利化。
于是,以流通产业化为“引擎”的转型发展再次催生裂变:“物产金属”,率先在同行探索连锁经营,在全国建成24家分销店,打响“浙金钢材连锁”自主品牌;“物产元通”,形成4S店、多厅一厂和综合销售服务三级汽车集成经营,后服务的利润超过了卖汽车;建设物流网络、配供配送,逐步形成省内东南西北中以及省外津唐、上海、中西部等区域的多个物流平台和区域加工中心……
流通渠道、业态的不断创新,推动浙江物产从量变到质变,从一般性的批发贸易商,发展成为生产性服务集成商,去年叩开了世界500强的大门。而胡江潮认为,要真正立足于世界强企之林,物产必须在集成化服务、集约化运作能力方面迅速提升,形成核心竞争力,做价值链的主导者。
集成服务,将注定是物产又一次裂变的催化剂。
“虚实”融合打开新时空
在繁华的大都会上海,上海联合数字内容产业园并不起眼,然而,入驻这里的浙江物产旗下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却声名远播。
这个成立仅7年、近百名员工的公司,日均钢铁交易量已达到40余万吨,撬动了国内钢材市场交易价格,成为宝钢等国内多家钢厂现货定价的“风向标”。去年,该公司交易额2688亿元,客户达10000多家。
这让钢材贸易占据半壁江山的大股东浙江物产萌发新的商业梦想。作为集团“1号工程”的“中国钢铁商城”去年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网上交易、结算,网下交割、配送。“目前在中国的生产资料领域,这样的钢铁电子交易平台还没有先例。”胡江潮对此充满信心,“我们的优势是强大的品牌、实体网络、供应链体系,以及中期、远期钢铁交易的成功实践。”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另一种“虚实”融合,正让物产尝到资源高效配置的甜头。
“集团每天有8个亿的资金进出,产融结合得好,就可以利用这种充裕的流动性,推动企业在高位再上台阶。”胡江潮介绍。
记者了解到,通过内部资金集中管理,集团去年统筹调度资金达125亿;外部,则通过银企合作,继续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金融租赁等新模式。此外,优质资产证券化的步伐没有停止,继“中大股份”和“南方建材”之后,集团数家子公司今年开始积极筹备进入资本市场。今年,物产还将与建银国际共同设立投资基金,聚焦浙江、面向全国物流产业。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的高效融合,在成本的控制、资源的配置上达到最优化,这才是真正的大而强。”胡江潮说。
记者注意到,在迈上千亿销售规模平台后,浙江物产便提出“由做大向做强升华,由战略引领向价值观引领升级”,并勾勒了新一轮发展路线:到2015年,营业收入达2600亿元,利税总额52亿元,做到产业领先,全国布局;全球视野,跨国经营,引领现代流通产业,成为真正的世界500强。
确实,500强的背后,是优秀的理念、战略、经营、管理、素质、文化功底的支撑,是一系列高标准、严要求的内涵体现。我们期待着,浙江物产,基业长青。
2009年12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突破口,吹响了“四大建设”的号角。
转型升级势头猛
2010年42个产业集群示范区实现销售收入、出口交货值、利润分别占全省工业总量的36.3%、35.8%、34.8%。年销售收入超千亿的示范区数量从2008年的3个增至2010年的5个,分别为杭州装备制造、绍兴县纺织、萧山化纤纺织、永康五金及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另有4个示范区介于5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
新兴产业发展快
近年来,我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培育了一批企业,建设了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创建了若干个产业基地,在一些重点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如浙江大功率风力发电整机研发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纯电动汽车、生物疫苗和检测、有机硅材料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的发展也均位居全国前列,还涌现出像海康威视这样的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此外,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浙江电子商务发展也成为该领域全国商业模式的创新楷模。
虚拟王国,改变真实世界
2009年7月,我省编制完成十一大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未来4年,我省将重点发展汽车、船舶、钢铁、石化、装备、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轻工、纺织、建材、医药等十一大产业。
2010年7月,我省确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核电关联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