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在基层
“沿海开发是江苏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连云港又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重中之重。”省党代会期间,省委书记罗志军在连云港代表团的讲话让连云港人精神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重任在肩。
履新不久的连云港市委书记李强,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密集调研,对连云港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充满信心:“加快推进沿海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是连云港人的战略选择,也是连云港新一轮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一定要把中央的要求、省党代会的精神和连云港的实际结合好,形成新的思路,放大各类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沿海崛起和后发先至。”
让国家战略尽快“落地”
11月10日,省党代会闭幕的当天下午,连云港市党政领导就在南京的代表团驻地召开会议,排出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方案。
11月下旬,岁末工作繁忙,连云港专门抽出两天半时间召开学习讨论会。省宣讲团成员、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和中央党校教授杨秋宝分别作专题报告,17位市领导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交流发言。各级干部都说学习会形式活、内容新、收获大,达到了“明理、聚气、攒劲”的效果。
李强告诉记者,连云港已经对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等四大国家战略蕴含的政策资源,进行逐项梳理,排出52项重要事项,责任到人,紧盯不放,狠抓对接,将国家、省对连云港的战略定位和建设“一心三极”的城市、“一体两翼”的组合大港、“一纵一横”的产业走廊,转化为1年、3年、5年等阶段性目标,一年一年扎实推进,争取积小胜为大胜。
在引项目中抓转型
12月7日,寒潮来袭,气温骤降,但连云港从主体港区到南北两翼港口的建设生产热潮扑面。连云港港口集团的东联、铁运等分公司提前完成全年任务,集团今年力争实现吞吐量1.7亿吨、集装箱500万标箱的“冲刺目标”。港口氧化铝、散化肥专业泊位工程即将交付使用,旗台防波堤和围堰、庙岭山隧道爆破拆除、大堤作业区软基处理等工程的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备受瞩目的国家重点工程30万吨级航道已完成总投资的66%,连云港区航道已浚深至-18.5米,到2012年,将建成25万吨级航道;共用这一主航道的徐圩港区已浚深至-11.5米,正在向10万吨级继续浚深。南翼的灌河口港区,北翼的赣榆柘汪港区,明年都将简易开港靠船,连云港“一体两翼”组合大港的构想正在变成现实。
在抓临港型产业项目招引中同步追求转型升级。连云港将优先发展“4+3”新兴支柱产业,即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新信息技术、环保节能、海洋产业。全市实施“千千百”计划,加快打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石化、钢铁六大千亿产业,打造市开发区、徐圩新区等六大千亿园区和一批百亿企业。今年1到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206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长速度达45.5%;完成增加值422亿元,增长19.8%,居全省第二,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
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连云港市明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住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中日生态科技产业园、江苏沿海精品钢铁基地、综合保税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等大事要事,重点突破,带动全局。
“两条腿”都要“踩实”
12月3日,连云港市市长杨省世在传达省委书记罗志军在连云港考察的重要讲话时表示:“跟上全省‘两个率先’的步伐,连云港要‘两条腿’走路,而且都要脚踏实地。这就要求我们抓好城乡统筹,以县为单位达到全面小康,提前实现第一个‘率先’;连云港国际性港口城市的区位特点,又要求我们向第二个‘率先’加快迈进。”
连云港所属4县,与省党代会精神对表,明确排列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赣榆依托沿海开发,已有两个民营企业异军突起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东海通过政策、科技等多种办法,帮企业调整结构,抓紧转型升级;灌云临港产业区短短几年的沿海开发卓见成效,在以前最荒僻的黄海滩涂上造就了一个“新灌云”;灌南靠一条通江达海的灌河,把全县经济发展的走向“拉”向大海。
如何让老百姓享受到沿海开发的成果?连云港海滨城区连云区区委书记方韬说:“几年来,我们拿出最好的地段建设安置房,让失海的渔民领到了退休金,还为渔民、盐民重新就业提供了培训服务。对照省党代会精神,我们有责任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法,解决进城农民、盐民、渔民的就业、养老、看病、入学等问题,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幸福的新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