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内蒙古清水河贺家山村党支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五个好”高标准为目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推行了“党支部+协会+远程教育+农户”的新型基层党建运行模式,按照“发挥地理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这一工作思路,与时俱进抓党建,凝心聚力谋发展,实现了党建和经济工作的有效对接。
增强班子核心——聚民心。一是抓学习培训。2011年,村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现代远程教育网和科技示范基地为平台,认真抓好学习培训。重点围绕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强化培训,全年共举办村干部、党员和科技带头人专题培训班8期,累计培训800多人次,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高,并掌握了一定的科技实用技术,为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农民增产增收增强了发展后劲。二是抓廉洁自律。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村党支部在搞好“六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础上,认真抓好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工作。对于农村低保、救灾款物的发放和大病救助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公开。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合作医疗等支农惠农资金实行“一卡通”。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认真执行“村财民理镇代管”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规范了村干部的行为,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案件。在党务公开方面,重点是对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后备干部的培养进行公开,坚持每季度公开1次。三是抓后备队伍。2011年,村党支部着力培养了3名德才兼备的村级后备干部,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实践锻炼。给后备干部压重担,要求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村级矛盾纠纷调解、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实行能者上,庸者下。
突出队伍建设——暖民情。一是开展专题活动。村党支部认真开展“三级联创”、“13652”工程,“双链双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共结成干部、党员、群众致富链13条,每条链由县、镇、村三级干部和2名党员组成,帮扶3户困难群众。在开展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中,全村共设政策宣传岗、村情民意调查岗、科技示范岗、计划生育岗等12个岗位,除去老弱病残外,支部15名无职党员自愿认领到了岗位,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二是搞好发展党员。为了增强党支部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贺家山村党支部加强了党员的培养和纳新工作,吸纳致富能力强的人进入党组织,并使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011年有2名入党积极分子被发展为预备党员,为支部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抓好阵地建设。加强阵地建设是搞好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009年,在县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和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积极争取筹措资金8万元,对党员活动室进行了维修和改造,并配齐了办公设备,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的平台作用。经常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收看党的政策法规、实用技术,使远程教育网成为广大农民致富达小康的好帮手。
立足农民增收——解民优。自新一届支部领导班子上任后,贺家山村领导班子力量增强了,为民办事能力提高了,为民着想的意识强化了。村“两委”班子决定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过支部多方引导,广大农民的观念实现了由传统种养业向现代种养业转变,加大了科技含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全村现存栏优质肉羊5816只,其中20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15户,村党支部通过争取协调资金5万元,为养殖户先后建立了暖棚、水窖、购置了饲草料加工机具,目前,该村仅靠养羊一项,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2011年,投资100万元,新建太阳能滴灌中棚60座。每座中棚种植两茬蔬菜可收入7500元。支部积极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并推广高产耐旱的张杂谷5号,户均种植面积达到4亩,每亩产量500公斤,较普通品种产量翻了一番。仅此一项,户均增收2600元。发展运输业又是该村农村增收致富的一项有效途径。2010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组建了运输业专业协会,拥有会员69人。通过运输业专业协会的带动,截止目前,全村发展大型载重汽车103辆,小型农用车81辆,农民生活逐步向小康水平迈进。
强化服务意识——惠民生。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作为融洽干群关系的切入点。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难点问题,村“两委”集中财力和人力加以解决,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2011年,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村民新建三分地移动网室18座;解决采光羊棚28座,引入种公羊20只;完成改河造地工程300亩;新修通村公路15公里,新修农田作业路12公里,保证了道路畅通,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村党支部积极创新党建理念,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机制,延伸了“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的农村基层党建模式新内涵,按照6大行业特点,村党支部成立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运输业5个协会。村党支部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依托支部加协会,协会带农户,把党员、干部、产业带头人、广大农户吸纳在一起,实现致富链、服务链的有效对接,推进了农村产业化进程。(清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