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扎实推进“五个一”嘎查村党支部建设
兴安盟抓住嘎查村“两委”换届契机,把推进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点放在建好建强“五个一”嘎查村党支部上,引导党员干部在推动村子发展、带领村民致富中创先争优,惠及一方百姓。
一个好书记,带强一个村
把能不能为老百姓办实事,作为选任嘎查村党组织书记的标准,选派114名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田成林选任为大营子村党组织书记后,带领“两委”班子走街串户,倾听民意,及时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纠纷。他说:“群众选咱做书记为啥?就是要让咱为老百姓办实事!”针对大营子村农业发展实际,田成林组织全村186户村民发展紫皮蒜规模种植,成立紫皮蒜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收购、管理和营销,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多元,户均增收达到9000元。村民真切感受到,要建好新农村新牧区,就要把带领群众致富的好书记选上来。
一个好思路,致富一个村
针对各村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走“强弱联建、城乡联建、村企联建、警地联建”的新路子,组织强村带弱村、城乡结对、一企带一村、民警进嘎查村兼职。大营子村39名党员、致富能手,结对帮扶贫困村溪柳村,带动溪柳村村民加入合作社,发展紫皮蒜特色种植。致富能手与帮扶群众面对面讲经验,手把手教技术,溪柳村紫皮蒜种植户发展到26户,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经济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村民李艳军自豪地说:“多亏了村里联种、统销的好思路,我家半亩地园子,去年仅大蒜收入就达到6000元。”
一个好制度,规范一个村
在上访较集中的嘎查村推行“说事制度”,村部设立“说事室”,推行群众说事、干部理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监督查事的“六事”工作法,让群众把问题说出来,把矛盾“晒”出来。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邀请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和上访群众集体商议村里的发展思路、重大事项和发展党员等工作,集中解决矛盾纠纷和遗留问题。“自从村里建立这‘说事制度’,让我们话有处说、怨有处诉、事有处办、难有处解。事办明白了,心气也顺了,谁还上访告状啊!”扎赉特旗石头城子村村民刘长才高兴地说。“说事制度”实行以来,党员干部走村入户解决群众难事98件,解决率92%,群众满意度达到98%。
一个好阵地,凝聚一个村
盟委下派2个调研组对村级阵地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到一些嘎查村距苏木乡镇较远、交通不便,村民有事不会办、办得慢、花费多等情况,在各村部设立246个“便民服务站”和1064个“代办服务点”。党员干部担任代办员,为群众代办户口迁移、房产证、生育证、林权证等各类事项,发挥服务群众的阵地作用。新发村残疾老人林海森拿着新领到的残疾证由衷地说:“党员干部们一次就把事全办完了,还把证件送到我们手上,真是太好、太方便了!”
一个好机制,激励一个村
好的机制建设,是村子发展的保障。突泉县在全县188个行政村,开展“红旗党组织”“模范党组织书记”创建活动,命名表彰了32个“红旗党组织”和9名“模范党组织书记”,分别奖励1万元和5000元。连续三年或累计五年被命名表彰的,参照事业单位副科级职务工资标准兑现报酬待遇。“我们村要把紫皮蒜大田种植规模扩大到2000亩,再建2个肉鸡养殖小区和1个空心砖厂,一定能拿下今年的红旗党组织!”大营子村党支部书记信心百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