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稿件库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连云港港口:建在连云港 用在中西部
内蒙古新闻网  12-06-05 18:02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网  
 

  从事港务工作27年的连云港海关副关长贾建国告诉记者,“我是从码头上一步步干起来的。”47岁的年纪,一脸沉稳。

  5月的连云港阴晴不定,或许是近海的缘故,这里的温度明显低于内地。

  此时,天空下起淅沥小雨,参加“沿海开发战略在江苏”新闻报道活动的中国网记者在行程安排下走进连云港海关办公楼,见到了这个江苏淮安人。

  记着问贾建国,对最初的连云港港口是否还有印象。

  “最初港口只有6个泊位。”看到记者不解的神情,贾建国解释,6个泊位,也就是年1.5到2.5万吨货物可在港靠岸。1986年港口靠岸达到年1、2百万吨。15年经过快速发展,2011年达到年1.6亿吨。

  “然而,变化最快的还是这三年。”贾建国所说的这三年,是2009年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三年时间。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将江苏沿海发展列为国家战略,要求到2020年,这个地区人均GDP必须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极、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任务重的新角色

  新欧亚大陆桥指的是,东起江苏连云港,西出新疆的阿拉山口,终点为荷兰的鹿特丹港。在中国境内由陇海、兰新两大铁路子线构成,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六省,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七个国家。全长10880公里,比第一条亚欧大陆桥省距1100公里。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连云港港是我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12个区域性主枢纽港和长三角港口群三大主体港之一,连云港港是中西部地区乃至中亚最便捷经济的进出海口岸,江苏沿海港口群的核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陇海兰新沿线地区便捷的出海口和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连云港迎来飞速建设和发展的三年

  截至2011年,连云港港口已建成泊位52个,岸线长11.15公里,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44个,最大散货泊位30万吨级,最大集装箱泊位10万吨级。现已建成25万吨级航道,可通航世界最大集装箱船。

  连云港:建在连云港用在中西部

  连云港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连云港港要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

  2011年6月9日,国务院批复了《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连云港是陇海兰新沿线地区便捷的出海口和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要将连云港打造成中西部地区便捷高效的出海通道;建设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更好地为中西部开放服务。

  连云港港口及口岸管委会主任丁军华告诉记者,连云港的历史性功能定位在于服务区域发展,促进中西部共同发展的大港。

  “优质的地理位置使连云港成为中西部地区最为便捷的出海口岸。”以郑州为起点,中西部到连云港,铁路运输比到青岛近500公里,比到日照近300公里。比到上海近480公里。

  丁军华介绍,在查验单位的支持下,连云港加快向中西部延伸。“目前,连云港口岸区域通关已扩大到15个省区。奠定了中西部地区从连云港港口进出口货物”。

  数据显示,连云港港口60%的货物来自于中西部地区,即承担了国内路桥过境运输的60%运量。

  “连云港港口建在连云港,用在中西部。”

  连云港港务人员短缺亟待解决

  随着连云港成几何级快速增加的业务量和效益总量,连云港港务人员短缺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记者了解到,连云港港口海关人员的编制目前仍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人员配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5年,连云港港口海关人员的货运监管量为34万吨。这一数字在2011年上升为7000万吨,翻番近200倍。

  “人手短缺和突飞猛进的海港业务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在积极想办法,上级领导也在帮我们积极想办法。”

  “连云港海关的工作同志现在周六、周日几乎都在加班,没有休息。”沉稳的贾建国说到此处,脸上露出一丝的焦急。

  记者采访结束走出连云港海关大楼,雨后,艳阳高照山渐晴。

[责任编辑 白帆 ]

歌唱庆“六一”
乌海市人民公园美...
安全知识送田间
大山深处的“绿色...
自由飞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芍药芬芳游人醉
感受离首府最近的草原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