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稿件库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江苏阜宁:加快融入沿海开发战略
内蒙古新闻网  12-06-05 19:4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为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江苏省阜宁县抢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难得机遇,提出强化“五个对接”,加快融入沿海开发战略。

  一、强化具体规划对接,全面融入沿海开发

  阜宁位于通榆河、沿海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沿海铁路轴线地带,毗邻沿海密集港口群,属沿海开发“三极”辐射的重点区域,是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县彻底摒弃“内陆”思维,果敢承担起“主角”责任,迅速做好规划上的对接。根据《规划》的总体要求,抓紧调整全县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电力电网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项具体规划,努力使规划上下衔接,相互配套,融为一体。

  二、强化基础设施对接,加快构建交通快速通道

  针对阜宁为全省仅有的两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县份,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力争四年建高速”的思路,围绕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港口航道和铁路站点等工程,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交通突破年”和“交通攻坚年”活动,申报新建一条纵贯阜宁县境的高速公路和沟墩沿海高速连接线、阜益线改造等项目,全力争取铁路建设项目,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加快畅通水路,利用国家内河运输二类口岸阜宁港的有利条件,重抓集装箱码头、仓储设施和“一关三检”建设;加快航道拓宽和桥梁改造工程,形成通榆河、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射阳河、串场河、小中河等主航道。

  三、强化重点产业对接,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基地

  突出重点园区建设,继续实行土地指标集中供给、重大项目集中进区、中小企业集中入园,举全县之力办好省级阜宁经济开发区、东益经济区、澳洋工业园和5个中小企业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省级开发区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发展风电装备、粘胶纤维、煤(盐)化工、光伏四个新兴产业。

  四、强化农业开发对接,着力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继续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四年规划工程,深入开展“人人学技能,户户忙调整,家家办实业”活动,大力发展优质水稻、蔬菜、生猪、意杨、家禽、水产品六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高效农业常态化、本土化、市场化和种植品种多元化,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有影响的农业观光休闲基地、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基地。利用“阜宁大米”国家地域标志性集体商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淮河下游130万亩粮田改造工程,创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建设10万亩有机大米基地,形成阜宁有机大米产业带。发展千亩连片设施栽培,形成阜宁生态西瓜等多品种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借助全省生猪养殖第一县的品牌,突出生猪品种改良,推广发酵床技术,加快规模基地扩张,建成100万头生态猪生产示范县。

  五、强化城乡发展及服务业对接,加快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

  按照“江淮乐地、水绿阜宁、工商城市”的定位,完善规划,拉大框架,改造旧城,重点建设城南新区。投入45亿元,实施城市建设“六类38项工程”,突出路桥建设、供水设施、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和绿化提升,推进老城区、城南新区、开发区联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注重发展旅游业,强化扬州、淮安、盐城三市五县交界的马家荡湿地保护,实行退田还湖、退渔还湖,分期搬迁荡区内农户,建成10万亩湖荡湿地保护区。建成10平方公里金沙湖旅游景区开发桃花源等自然景区,形成生态旅游特色。(内蒙古新闻网白帆)

[责任编辑 白帆 ]

歌唱庆“六一”
乌海市人民公园美...
安全知识送田间
大山深处的“绿色...
自由飞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芍药芬芳游人醉
感受离首府最近的草原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